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克比赛中的一种规则,罚篮是篮球比赛中的一种规则,属于对应关系。A中持球是篮球的一种控球方法,B越位是足球比赛中的一种规则,C中一米线用于维持秩序时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本题答案为D。

91.B
主宾关系。对于教育来讲,有一定的方法,对于公文来讲,有相应的格式。其他选项关系均不能相对应。因此,本题答案为B。

92.C
对应关系。题干中,陶瓷的制造原料是泥,通过烧制而成;C剑的制造原料为金属——铁,通过淬炼而成。ABD均不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C。

93.A
包含关系。白洋淀有渔船,渔船上有橹,橹是渔船的组成部分。A选项图书馆里有书籍,书籍中有扉页,扉页是书籍的组成部分。因此,本题答案为A。

94.C
反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为反义词,且关系为褒义、贬义顺序排列。C选项与题干中逻辑关系最为贴近。A为反义词,但是褒贬顺序颠倒;BD均非反义词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C。

95.A
并列关系。亚马逊、京东、当当为并列关系,同属于电商企业;A键盘、鼠标、扫描仪为并列关系,同属于电子产品,其他选项非并列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A。

96.B
对应关系。题干中量杯的单位为毫升;选项B加油机的单位为升,逻辑关系最为贴近。因此,本题答案为B。

97.D
包含关系。滴滴打车是一种免费的打车软件。证券公司可以是上市公司。其他逻辑关系均与题干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D。

98.A
主宾关系。将A填进去,得出,国家是富强的,社会是和谐的。其他选项填进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因此,本题答案为A。

99.D
对应关系。铁粉源于铁矿石,经过提炼加工而成。板凳最初的原料为木料,经过加工而成。因此,本题答案为D。

100.B
解释矛盾。题干中,西瓜含有膨大剂的报道没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西瓜的意愿,与超市西瓜销量大大下降相矛盾。而选项A和C都只能说明“西瓜含有膨大剂”的报道对西瓜销量影响不大,但不能解释矛盾;选项D只能说明西瓜销量可能有所下降。选项B显示是超市主动停止销售西瓜的,所以西瓜的销量会大大下降,解释力度较D强。因此,本题答案为B。

101.D
加强论证单观点。论据是:环保主义者担心开采天然气会破坏湿地的生态平衡、污染水源。论点是:从未有过因开采天然气而污染水源的报道。选项A说明从前未发生过开采天然气污染水源的事故,但是不能说明今后不会发生污染事故,无法支持论点;选项B说明已经发生污染事件了,削弱了论点;选项C对比的是已开采的地方和未开采的地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选项D对比的是同一个地方开采前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更加能够证明开采不会污染水源,加强力度更强。因此,本题答案为D。

102.C
解释矛盾。题干中的现象是,有些游客不满于导游带游客参观茶园购物,但参观活动仍持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A项指出导游可从中获益,因此热衷于带游客参观茶园购物,可以解释题干现象。B项指出许多游客愿意参观购物,说明有市场需求,可以解释题干现象。C项说到黄山的游客经济上很宽裕,只想省时间的情况,与题干所述“一些游客有怨言”的情况不符,故不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D项同样指出参观购物存在市场需求,能够解释题干现象。故本题选C。

103.A
日常类从弱原则。从题干整体可知,城市和城郊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在总收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而这部分费用农村居民可用于其他消费。同时还可知,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比城市和城郊居民强。综上可知,农村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费比城市和城镇居民少,选项A正确;题干中没有城市和城郊居民、农村和城市居民、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的比较,无法判断选项B、C、D的正误。因此,本题答案为A。

104.A
加强论证单观点。论据是:增加白酒企业税金,促使白酒涨价。论点是: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抑制白酒消费。要使做法达到目的,就得保证增加的税金一定能够加在白酒的销售价格上,而不是用别的办法抵消,所以选项A可以支持论点;选项B、C都说明增加税金影响的是广告费用的投入,而不是影响的白酒销售价格,与题干的论述不一致;选项D重复了论据,说明增加的税金可以加到销售价格上,但是没有说明不能用其他方法抵消,加强力度不及A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A。

105.D
结构比较。该题属于逻辑判断题中河北特色题型,相似评价,主要从结构上进行比较选出最相近的选项。原题干可以翻译为:电用完 电动自行车无法前行;电动车无法前行 电用完。D选项翻译之后:去过香港 购买高档化妆品;购买高档化妆品 去过香港。因此,本题答案为D。

106.B
特殊信息优先。本题属于分析推理题,需要注意特殊信息优先原则。特殊信息是指保定人属于北方人。因此,该题中最多应该有2个北方人,1个深圳人,2个做木材生意,4个做电子产品生意。一共是9人。最少时,从特殊信息出发,一共是6个只做单个生意的人,他们可以是北方人和深圳人,这样既满足题意,也符合最少人数6人。因此,本题答案为B。

107.A
题干中论点是中国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将由此而彻底解决。论据是某些地区把地热转变成电能的技术已经成为现实。选项A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地热能源中间有一天会被耗尽,其总量是有限的。否定了论证的前提。因此,本题答案为A。

108.A
题干:关心福利→管艺高超;关心福利→注意力住房;结论:-注意力住房→-管艺高超 解析:-注意力住房→-关心福利,A选项补充:管艺高超→关心福利,则 -注意力住房→-关心福利→-管艺高超,题干结论成立,故选A。 [行测真题]

109.C
矛盾关系。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先找关系,发现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表述是一对矛盾关系,即所有都与有些不二者为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题干中已知只有一真,因此剩下的两个表述必定为假。第三个杯子写着本杯子不是白糖水,这句话为假,那么意味着第三个杯子是白糖水。因此,本题答案为C。
110.D
基期量计算。材料中给出“2015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7993亿元,同比10.7%”故2014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7993/(1+10.7%),因选项差别特别小,故精确计算,47993/1.107≈43354,因此本题答案为D。
111.B
减少量计算。材料中给出“2015年1-2月,石油及制品的销售额为2667亿元,同比增长-6.7%”可以计算出2014年1-2月为2667/(1-6.7%)=2667/0.933≈2858(亿元),2015年1-2月的同比减少的绝对量为2858-2667=191(亿元)。因此,本题答案为B。
112.A

113.C

114.B
A选项,直接读数比较,城镇的为41135,乡村为6858,或者根据常识判定,显然,城镇的消费能力高于农村的,A选项错误;
B选项,直接读数比较,中西药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为16.4%,高于化妆品9.9%,B选项正确;
C选项,直接读数,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1356亿元,餐饮收入为5079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仅占了不到三分之一,C选项错误;
D选项,直接读材料,显然分类不对,按照消费类型分类为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而非限额以上,D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5.C
简单计算。根据图形中的数据可知,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1810-6977=14833,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565-7917=1664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6955-8896=18059,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8844-9892=18952,所以,差距最小的年份是2011年,差额为14833元。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6.D
简单计算。通过比较2010-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柱子的高度差可知2014年的增长量是最少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7.B
简单计算。根据第一个图形中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可知只有2011年的增长量>1000元,为6977-5919=1058元,其他年份的增长量均<1000元,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8.C
增长率的计算。根据图形中的数据可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26955-8896)/8896=18059/8896≈203%,直除法通过前两位就可以判定正确答案。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9.B
综合分析。A选项,简单计算。通过观察简单计算可知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最小的。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直接读数。直接看图形可知2009-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倍数的计算。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565/7917,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6955/8896,计算方法采用差分法,差分数为(26955-24565)/(8896-7917)=2390/979≈0.2+,与24565/7917≈0.3+做比较,可知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大于2013年。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直接读数。因为图形中没有出现2015年的数据,所以2015年城乡居民差距无从得知。D选项错误。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0.D

121.D

122.C
增长量的比较。“2014年全国铁路运输总量为23.6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公路运输总量为190.5亿人次,同比增长2.8%;水运运输总量为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3%;民航运输总量为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根据现期量越大,增长率越大,增长量越大的原则:公路运输总量现期量大出其他三类方式很多,因此,增长量最大;其次铁路现期量大于其他两类方式,增长率比较接近,第二大;水运与民航相比,增长率接近,水运现期量略小,故水运的增长量小。因此,本题答案为C。
123.C

12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