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物基准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后文通过转折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体系和规范,因此选项需基于原文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需要建立完善的沉积物基准体系。A项“弥补沉积物基准体系的不足”属于对策类表述,符合文段主旨,当选。B项中“未成体系”表意过重,文中只表述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体系,并非没有体系。C项是文段前半部分论述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的重要性,然而后半部分的问题才是文段重点所在,排除。D项的“较多进展”为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因此A项当选。
56.【解析】A。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前后文呈典型的并列结构。前半部分说明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依赖,后半部分说明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科技上相互依赖,整个文段概括起来就是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空间布局上相互依赖,因此A项当选。B、D两项阐述的主体均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没有涉及前半部分“产业依赖”的相关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只提到了“在产业上相互交错”,没有涉及后半部分“科技依赖”的相关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
57.【解析】B。由“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可知,A项“规定了自然的自由”说法有误。C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推出。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事迹力量的控制”可知,D项说法有误。因此B项当选。
58.【解析】D。文段对痴呆定义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A项“突然发病”与之相悖,排除。文段未提及痴呆发病是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排除B项。C项“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为无中生有,排除。文段尾句提到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痴呆的患病率又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因此D项正确,当选。
59.【解析】C。文段先阐述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性,因其传播的直线性导致应用局限,后文通过“但”进行转折,转折后为重点即强调其在公共通信中的应用前景,与C项吻合,且C项中“大放异彩”和文段中的“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对应。A项中“智能之城”、B项中的“核心技术突破”均为无中生有,排除。D项中可见光通信技术对“家庭网络”的影响与文意相悖,排除。因此C项当选。
60.【解析】A。文段首先引入话题——爱的价值是有“被爱的方式”来决定的。接着陈述观点:爱不是给予而是被接受。紧接着具体论述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爱”即“被接受”的爱才是真爱,因此文段主题是“爱是被接受”。
61.【解析】D。设2014年父亲年龄为x,母亲年龄为y,则有x+y=23(x-y),得11x=12y,x能被12整除,排除B、C两项。代入A项,y=33,5年后目前年龄为38岁,不是平方数,排除,因此D项当选。
62.【解析】B。10月共31天,10月16日的营业额为5000+100=5100(元),根据等差数列的规律,则该商店10月份的总营业额为5100×31=158100(元),B项正确。 [公务员考试]
63.【解析】A。依题意知,原有非技术人员110÷(1+10)=10(人),现有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即多9倍,多153人,则现有非技术人员153÷9=17(人),因此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17-10=7(人)。
64.【解析】C。老李家的人均水费为210×5÷6=175(元),老张家的人均水费为(180×5+30×7)÷5=222(元),则所求为222-175=47(元),C项正确。
65.【解析】A。设B工程队的效率为1,A工程队的效率为2,则总工作量为(1+2)×6=18。按原来的时间完成,B队完成了1×2×(6-1)=10,则A工程队需要工作(18-10)÷(2×2)=2(天),所求为6-2=4(天)。A项当选。
66.【解析】B。如图所示,可知跑500米后,距离出发点就是求AB的长度,正六边形内角都是120°,所以可知AB=50×2×
=50
(米)。B项当选。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67.【解析】C。根据题意,上午的售价为25×0.8=20(元),销量为20+(25-20)×5=45(个),下午的售价为20×0.8=16(元),销量为45+(20-16)×5=65(个),全天的销售额为20×45+16×65=1940(元)。
68.【解析】A。小蚂蚁从A到B时,三角形AED的面积不断变大;小蚂蚁从B到C时,因为三角形的高不变,底边是AD,所以三角形AED的面积不变;小蚂蚁从C到D时,三角形AED的面积不断变小。因此A项当选。
69.【解析】A。由题意可知:A、B车的行驶时间相同,均为1小时40分钟,路程相同,则平均速度之比为1︰1。A项当选。
70.【解析】A。解法一:假设餐桌都可以坐12人,则可容纳12×28=336(人)同时就餐,实际容纳332人,则该餐厅有10人桌(336-332)÷(12-10)=2(张)。
解法二:设可坐12人的桌子有x张,可坐10人的桌子有y张,根据题意有
,解得x=26,y=2。A项当选。
71.【解析】B。根据题意,三个连续的奇数可以设中间一个奇数为x,则最小的数为x-2,最大的数为x+2,则有x(x+2)-(x-2)x=2004,解得x=501。因此最小的数为501-2=499。B项当选。
72.【解析】D。由题意音乐系男女人数之比为1︰3,则可得到音乐系男生人数占音乐系总人数的
,同理美术系男生占美术系总人数比为
,则两系人数混合后男生占总人数的比为30%,由线段法可知:

则可得到两系人数比为
。因此D项当选。
73.【解析】C。假设每张桌子、凳子、椅子所需工作量分别为a、b、c,木匠每小时的效率为1,则2a+4b=10×1、4a+8b=22×1,化简得到①a+2b=5,②a+2c=5.5,①+②=2a+2b+2c=10.5,则10(a+b+c)=52.5,所需时间t=52.5÷1=52.5(小时)。因此C项当选。
74.【解析】B。一环形跑道上画了100个标记点,赋值标记点的间隔1米,根据环形植树公式,环形跑道全长=100×1=100(米)。某人跑了半圈,即跑了50米,此时要经过的标记点最多,就从一个标记点出发,最多能经过的标记点=
+1=51。因此B项当选。
75.【解析】A。主持发稿会的顺序为社长、主编、副主编,每周轮换一次,因此一个轮换周期为三周,副主编第十二次主持,应为第十二个周期的第三周,即第36周,中间间隔35周,即副主编主持第二次所需时间为35×7=245(天)。选项均为9月,先算至8月31日。从1月6起,到8月31日,共有25+28+31+30+31+30+31+31=237(天),故9月还需要245-237=8(天)。因此A项当选。
76.【解析】B。题干中每幅图均由两个图形组成,后一幅图外部的图形与前一幅图内部的图形一致。由此规律可得,问号处外部的图形应为正方形,排除A、C两项。外部的图形颜色分别为白、阴影、白、阴影、白、(?),问号处应为阴影,排除D项。内部图形的颜色分别为黑、白、阴影、黑、白、(?),问号处应为阴影,因此B项当选。
77.【解析】C。对称、曲直都没有明显规律,考虑图形封闭与开放性。左侧图中全开放图形的个数分别为2、2、2,右侧图全开放图形个数分别1、1、(?),问号处应该有1个全开放图形。A项2个,B项3个,C项1个,D项2个。因此C项当选。
78.【解析】D。①③⑤圆形均覆盖小三角形,②④⑥圆形均覆盖小正方形。因此D项当选。
79.【解析】C。五角星面是一个特殊的面,由第一个图形可以发现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A项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B项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D项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空白面”,排除。因此C项当选。
80.【解析】A。本题属于数量类,主要考查交点。题干图形的交点个数依次为,第一行:5、6、7,第二行:7、8、9,第三行9、10、11,A项和B项都是11个交点,因此排除C、D两项。比较A、B两项,B项为不规则图形,而A项与题干一样包含大量三角形,因此A项当选。
81.【解析】D。定义的要点为: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②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定义,当选。A项不符合定义②,B项不符合定义②,C项不符合定义①,均排除。因此D项当选。
82.【解析】B。定义强调“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B项,把“闲愁”比喻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符合“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当选。
83.【解析】A。定义要点为:①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②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的上下波动很大。A项,出租车的需求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符合定义,当选。B项主体是电商的点击量,不属于市场需求,不符合定义①,C、D两项未体现出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①,均排除。因此A项当选。
84.【解析】D。次级群体的要点为“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规章制度”。D项,小王考上研究生,同事为他庆祝。公司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和严格的公司规章制度,属于次级群体,D项当选。A、B、C三项属于初级群体,均排除。
85.【解析】D。精益生产的方式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目的是“整体优化,均衡物流,高效利用资源”,达到“最少的投入向顾客提供最完美的价值”。A项的目的是抢占市场,B项的方式是通过资金的调整,均不符合定义。C项只说到有强大的供货体系,但是这个供货体系是否经过各方面的变革,是否是最优化的并没有提及,不够明确。D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是对公司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超快物流体系”符合“均衡物流,高效利用资源”,因此D项当选。
86.【解析】C。懒蚂蚁效应是指:没有做本来该做的寻找、搬运的工作,而侦查新的食物来源,注重创新,能够发现新的问题。C项,“允许员工在上班时间钻研技术”说明员工上班时间没有做本来该做的工作,而去进行钻研创新,符合定义,当选。A项,善于攻克技术难题,是工程师本来的分内工作,不符合定义,排除。B、D两项,都未提到员工如何干活,勤劳与否,不符合定义,均排除。
87.【解析】B。定义的要点是“气候变暖”“导致生存受到威胁”“逐渐扩大的族群”。B项,印度洋海啸不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由地震或者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波浪,不符合定义。A、C、D三项均属于“气候难民”,排除。因此B项当选。
88.【解析】C。定义的要点为:“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C项,瀑布是运动的,周围的树木是静止的,瀑布的向下运动使人产生了树木在向上飞升的错觉,符合定义。A项,蜡烛确实在运动,不存在“错觉”,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画面本来就在动,不是错觉,不符合定义。D项,云是静止的,没有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因此C项当选。
89.【解析】A。本题属于单定义,主要考查名词型关键词。贷款替代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外币替为人民币”。B项是获取外币,排除;C、D两项是个人,不是企业,排除。A项满足题意。因此A项当选。
90.【解析】B。该反应的判别标准是“不需要外加能量”。B项属于在100kPa条件下外加了900℃的能量,属于外加能量。A项的催化剂,C项的通电,D项的光照都属于反应条件。因此B项当选。
91.【解析】C。条件关系。水是森林存在的必要条件,森林是产生煤炭的必要条件。氮是蛋白质存在的必要条件,蛋白质是智力存在的必要条件,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92.【解析】B。苦涩是黄连的一种必然属性,坚硬是钻石的必然属性。A项,团结不是班级的必然属性。C项,鲜红不是花朵的必然属性。D项,繁华不是城市的必然属性。因此B项当选。
93.【解析】A。近义词关系。“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均指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师心自用”“固执己见”均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A项当选。
94.【解析】A。楚楚动人可以形容美丽,春风满面可以形容愉快。
95.【解析】D。手机是一种沟通工具,金属是制造手机的一种原材料。帐篷是一种露营工具,帆布是制造帐篷的一种原材料,符合题干逻辑关系,D项当选。
96.【解析】D。报刊是发表、宣传新闻的一种载体。并且新闻的发表方式有很多,报刊只是其中一种。唱片是一种传播音乐、歌曲的载体,并且歌曲的发表形式有很多,唱片只是其中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D项当选。
97.【解析】C。琳琅满目修饰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品。C项紧张有序形容教学,紧张有序地教学,C项当选。A项熙熙攘攘不能形容商场,形容人群;B项运筹帷幄是指人具备筹划指挥的能力,不能形容公司;D项相亲相爱不能形容家庭,形容家庭关系。
98.【解析】A。娴熟是指很熟练,二者为近义词,前者是对后者程度的加深;敏捷是指反应非常灵敏,二者为近义词,前者是对后者程度的加深,前后逻辑关系一致,A项当选。
99.【解析】D。题干麻雀属于动物,二者为种属关系,麻雀和动物都属于生物链的一部分。发卡是首饰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发卡和首饰都属于妆饰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D项当选。
100.【解析】C。遣词造句法:在雾霾环境下,出行需要戴口罩。出行为动词,雾霾和口罩为名词。在野外环境中,勘探需要用地图,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项当选。
101.【解析】C。题干的论证方式为:没有证明S为假,所以S为真的。C项,“不能证明平行世界不存在,所以平行世界存在”,符合题干的论证模式,当选。
102.【解析】B。题干论点:全球变暖并不严重。论据: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B项,通过举例说明随后全球会开始加速变暖,直接削弱论点。A、C、D三项均为无关选项。因此B项当选。
103.【解析】A。题干论点: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A项,说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可以致癌的,解释了题干“酒精无致癌能力,但是饮酒的人中患癌症的几率高”,属于通过解释论点加强。B项,以东欧的人喝甜性烈酒作为例子,属于举例加强,但加强力度较弱。C项,烟草能够致癌,代谢物与酒精的代谢物相似,属于类比加强。类比加强是可能性加强,加强程度小。D项为无关选项,排除。因此A项当选。
104.【解析】C。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C项,可翻译为:回答→含糊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当选。A项无中生有,排除。B项,没法回答→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D项,“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对”,不等同于“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偷换概念,排除。
105.【解析】B。先翻译题干(1)民国且历史→只能二层专业书库;(2)外文且典藏→只能三层珍本。假设A项为真,小林借的外文类历史书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那说明这本书是民国历史书,也是外文典藏书,说明把翻译后的表达式的(1)(2)的前件都肯定了,肯前必肯后,得到的是小林借书既是只能在二层又是只能在三层,矛盾,所以假设错误,B项当选。
106.【解析】C。论点:建图书馆对发展文化强市战略有实效。论据:在建成3个图书馆的4年内,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C项,一个市民办理多个借阅证,看书的人并不一定在增加,削弱了结论。A、D两项,属于无关选项。B项,两所高校的学生也办理了借书证,说明建立的图书馆有一定的实效,加强论据。因此C项当选。
107.【解析】A。题干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具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A项,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做比较,解释了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加强论点,当选。B、D两项属于无关选项。C项,削弱题干,排除。
108.【解析】B。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据:X分子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A项强调的是无论分子结构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导热性,加强论点,排除。B项,通过举例表明有大量原子但是导热性不强,说明原子与导热性是否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削弱论证。C、D两项与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B项当选。
109.【解析】D。论点: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论据: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上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D项,磷在土壤裂纹剖面上,是微生物活跃性所致,也就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加强了论证。A项,地球沙漠土壤与火星土壤不同,削弱了论据。B项,经化学分析,陨坑内土壤与地球上土壤的风化过程相似,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