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项都是需要政务公开的内容。
100.C [解析]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虽然紫外线是不可见光,但是紫外线对荧光物质能作出反映,所以用来检验钞票的真伪;电视机遥控器其实就是一个红外发射装置,面板上的不同按键被按下后,芯片根据按键发出不同的红外信号,电视机接收到后解码,然后根据命令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
101.B[解析]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2450MHz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24.5亿千次 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频磁场中发生振动,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结果导致食物被加热。微波炉正是利用这一加热原理来进行食物的烹饪。
102.C[解析]太阳的紫外线可以杀死被子上的霉、菌、毒、其他微生物以及有些看不到的小虫子,还能清除人的体味,使被子干净,预防疾病;而红外线最明显的作用是热效应。
103.A[解析]《民法通则》第78条第3款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30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从法律效力上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从共有权中派生出的一项权利,它是基于共有人对共有物的所有而对共有人所有权的一种法律保护。承租 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从租赁权中派生出的一项权利,它是基于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租赁而对承租人租赁权的一种法律保护。尽管目前各国法律对租赁权的保护已呈物权化趋势,但无论如何,租赁权毕竟还是只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一种债权。按照民法的一般规则,对物权的保护应优先于对债权的保护。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具有 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因此,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具有高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力。
104.C [解析]“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定义切中了管理的要害。因为决策是企业里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即先要决定做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做的问题。决策也是企业最费神、同时也是最具风险性的核心管理工作。
105.B[解析]略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06.B [解析]由“农业、林业分别上涨5.0%、8.7%,牧业、渔业则分别下降了5.6%和0.9%”知,价格指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林业。
107.C[解析]农业品种中生产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蔬菜,下跌1.3%,海水鱼类价格下跌2.3%,1.3÷2.3×100%≈57%,结合选项,C正确。
108.A [解析]由“大米价格下跌0.3%”知,大米跌幅最小。
109.u[解析]根据文段最后一句话“除鱼类价格趋势不符外……”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
110.D [解析]由“农、林、牧、渔业四大类价格指数两升两降”知,A项错误;农业产品中糖料、水果的价格上涨,故B项错误;由“在牧业和渔业品种生产价格下跌的 拉动下……”知,C项错误。由“今年1 2月累计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中的食品类指数为100.1(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知,总体上,广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上升趋势。
111.D [解析]2003年乡村人口9375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2.5%,故2003年我国总人口为93751÷72.5%≈129312(万人)
[常见解题误区]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有些考生可能由于粗心误选C项。
112.C[解析]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应该等于非农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人数增加的比重,故36.2%-18.15%=18.05%,结合选项,C正确。
113.D [解析]从事非农劳动中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为4931/2741=2-,建筑业比重为3201/1130=2+,交通业比重为1328/434=3+,餐饮业比重为2059/463=4+,故餐饮业人数比例上升最快。
114.c[解析]在非农劳动力中,2000年从事餐饮业的比重为(1752/15165)×100%≈11.6%,1990年从事餐饮业的比重为×100%≈8%,11.6%÷8%=1.45。
115.D[解析]由数据直接观察,ABC明显正确,故可直接选出D项。
[华图名师点评]ABC项答案较明显,可用排除法。D项如计算的话较费时间,考生应注意选择最省时间的办法。
116.D [解析]图中“X”表示2003年的固定投资增长率。2003年固定投资增长率=(55567-43500)÷43500×100%≈27.7%。
117.A[解析]“2005年……城镇投资75096亿元,……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那么2005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75096-823-31598=42675(亿元)。
118.B[解析]2005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88604亿元,2001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37214亿元,2005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了(88604-37214)÷37214×100%≈138.1%。
119.C [解析]由图可知,2001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214亿元,增长率为13.0%,所以2000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214+(1+13.0%)×100%≈32933(亿元)。
120.D[解析]A.“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农村投资13508亿元”,2005年农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508÷88604×100%≈15%,低于20%。
B.“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为37214+43500+55567+70477+88604=295362亿元低于300000亿元。
C.“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3.O%+16.9%+27.7%+26.6%+25.7%)÷5=21.98%,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