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行测真题及解析A类(八)
则国外引进的非管理类博士人才+国内引进的非管理类博士人才=389人,而国外引进的非管理类人才为206人,则国内引进的非管理类博士人才>183人,而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为252人,则国内引进的管理类博士人才<70人。 67.【解析】D。乙和丙矛盾,必有一真。甲错,可知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丁错,可知X球队能进入决赛。 68.【解析】D。(1)、(2)题干中没有提到,无法确定。小陈家附近的旅游公司也不一定是小陈丈夫的公司,(3)、(4)也不能确定。 69.【解析】C。推论(1)可以由“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这一充分条件命题否定后件进而否定前件推导得出。(1)正确。 推论(2),如果买甲,那么根据“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否定一个肢命题,就必须肯定另一个肢命题,可以推知买乙,再根据“不同时买乙和丁”,可以推知不买丁。(2)错误。 推论(3),如果买乙,那么根据“不同时买乙和丁”,可以推知不买丁,再根据“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推知不买丙,又根据“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推知不同时买戊和己。(3)正确。 推论(4)可由“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和“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推出。(4)正确。 70.【解析】D。(1)错误,5年前买的高压锅还没超出安全试用期,不能推出容易发生爆炸事故。(2)错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前件。(3)错误,理由同(2)。(4)错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后件。 71.【解析】B。首先确定本题为否定型判断,考查“路径依赖”。然后提取本题的关键信息:“演进或变迁有惯性”、“产生依赖”和“轻易走不出去”。“萧规曹随”即萧何所定制度有惯性,曹参对此有依赖性,从而加以延续,不做改变,是典型的路径依赖。同理,“随波逐流”和“守株待兔”也均符合这几个要素。而“刻舟求剑”则无此要素,B项正确。 72.【解析】B。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老蔡认为除非是亲人否则扶老人过马路的情形不容易出现,符合打折扣原则。 73.【解析】D。动机性偏差最主要的表现是自我服务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成自身因素,将消极结果归因于环境或他人。有时人们也会采用自我设阻和不恰当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一种错误的归因,以达到降低心理上的不平衡感的目的。 74.【解析】A。A项“开采原生自然资源”不符合静脉产业的定义。 75.【解析】D。D项未进行资源整合。 76.【解析】B。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习惯成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做事的方法习惯了,就很难以改变,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申论真题] 吾日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因此,(3)与①相符,(1)与②相符,(2)与③相符。 77.【解析】D。例证(1)、(3)造成损害的主体与三个定义均不相符,例证(2)是行政赔偿。 78.【解析】B。(1)与①不符,(2)与②相符,(3)与③相符。 79.【解析】D。(1)与②相符,其余没有对应关系。 80.【解析】B。(2)与定义③相符。 81.【解析】B。2009年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额为34754÷(1+14.8%)≈30273.5(亿元),(1)正确。 根据材料只知道12月的环比上涨速度为0.7%,不知道11月的环比上涨速度,无法比较二者,(2)错误。 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所以“均有所回落”表述不正确,(3)错误。 82.【解析】C。20l0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1.0%+1.8%=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1.6%+2.1%=13.7%,前者比后者慢0.9个百分点。 83.【解析】A。2009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各行业的投资增速分别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8.0%+15.5%=43.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8%+12.1%=26.9%;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6.6%+16.2%=22.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9%-12.5%=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5.8%-19%=16.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 因此,投资增速最快的与最慢的行业的投资增速相差43.5%-(-1.3%)=44.8%。 84.【解析】B。如果某一部分的增长率大于其所在的整体的增长率,那么该部分所占份额增长;如果某一部分的增长率小于其所在的整体的增长率,那么该部分所占份额减少。显然,从2010年全年来看,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要小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要大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也即2010年相对于2009年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上升。 85.【解析】C。A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A项错误。 B项,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为13.5%,非金属矿物制品增加值增速为20.3%,显然前者小于后者,B项错误。 C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前者比后者低4.1个百分点,C项错误。 D项,由“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和1.3个百分点”可以推知,上半年比前三季度的增加值增速高2.4个百分点,D项正确。 86.【解析】C。根据表格可知,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的年份是2009年,但投资增加最多的年份,即绝对值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1)错误。 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为(23.9%+24.8%+25.9%+30.0%+23.8%)÷5=25.68%,(2)正确。 如果某一部分的增长率大于其所在的整体的增长率,那么该部分所占份额增长,因此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第一产业投资的份额比2009年有所提高,(3)正确。 87.【解析】A。如果某一部分的增长率大于其所在的整体的增长率,那么该部分所占份额增长;如果某一部分的增长率小于其所在的整体的增长率,那么该部分所占份额减少。因此,第一产业(江苏22.5%>全国18.2%)份额增加,第二产业(江苏21.7%<全国23.2%)份额减少,第三产业(江苏22.4%<全国25.6%)份额减少。 88.【解析】D。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为(15.2%+21.8%+22.8%+25.8%+22.4%)÷5=21.6%,那么预计“十二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达 89.【解析】B。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90.【解析】C。对比表格资料可知A项说法正确。根据第86、87题的相关结论可知B、D两项说法均正确。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量为(278140-109998)÷4=42035.5(亿元),C项不正确。 91.【解析】D。观察表格第3列、第5列和第11列数据可知,200l~2009年中国稻谷、小麦、薯类播种面积都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因此Ⅰ、Ⅱ、Ⅲ都正确。可知D项符合题意。 92.【解析】A。要比较2001~200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年平均增速,只需比较2009年相对于2001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发展速度即可,它们分别为 93.【解析】B。根据表格可知,薯类有5年产量高于前一年,符合题意,据此排除C项。稻谷有6年产量高于前一年,符合题意,据此排除D项。豆类有3年产量高于前一年,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A项。 94.【解析】C。稻谷只有2007年产量与播种面积呈反向变动,小麦有2004和2008两年呈反向变动,玉米只有2009年呈反向变动,豆类有2002、2003、2004和2005四年呈反向变动,薯类有2002、2004和2005三年呈反向变动。因此,共有3种作物产量与播种面积至少有两年呈反向变动。 95.【解析】C。首先可排除D项,豆类不属于谷物。 2009年稻谷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值为 2009年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值为 其实,本题并不需要运算,只需通过观察分析算式即可得出答案。上述前两个算式中,减号前后的两个分数大小都非常接近,因此不管计算结果是大于0还是小于0,其变动值都是非常小的。而第三个算式,可以确定其计算结果肯定小于0且变动值相对大一点。这就不难推出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最多。 96.【解析】C。2009年10月的入境旅游人数为 97.【解析】D。2009年12月的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为
98.【解析】B。根据柱状图中的入境外汇收入及其同比增长率可知,外汇收入月增长额最多的是2010年3月份,增长额为3940-2883=1057(百万美元)=10.57(亿美元)。 99.【解析】A。2010年10月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50%,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2.47%,因此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100.【解析】D。2月份的入境旅游人数及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都是最低的,因此2月份是入境旅游最淡的月份,(1)正确。 2010年前三季度中,只有2月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小于12%,而3、5、6月的同比增长率高出12%很多,且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值也大于2月份,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大于12%,(2)正确。 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只有2010年2月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小于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该月的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减少,(3)正确。 101.【解析】C。一天共有1440分钟,因此①处的数据应为1440-435-648-261=96(分钟)。 102.【解析】D。城镇居民人均工作时间435分钟/天,农村居民人均工作时间为457分钟/天,城镇居民的人均工作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103.【解析】D。农村居民一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为227分钟,健身锻炼的时间所占比例为10%,则农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为227×10%=22.7(分钟)。 104.【解析】A。城镇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中8%用于阅读,农村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中4%用于阅读,因此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是农村居民的 105.【解析】B。城镇居民人均每日用于学习培训、看电视、社会交往的时间分别为261×2%=5.22(分钟),261×44%=114.84(分钟),261×7%=18.27(分钟),农村居民人均每日用于学习培训、看电视、社会交往的时间分别为227×2%=4.54(分钟),227×56%=127.12(分钟),227×10%=22.7(分钟),因此(1)错误,(3)正确。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2010年江苏行测真题及解析C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