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五)
2016-12-02 09:32: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故二者不属于同一领域。

  D.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故二者不属于同一领域。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选项。

  10.B

  我国目前有三大卫星发射基地:西昌、酒泉和太原。其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川省,靠近我国四大盆地中的四川盆地。继四川西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之后,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建设的第四个航天卫星发射基地是海南文昌,这样中国拥有四个航天卫星发射基地。故本题答案为B。

  11.D

  A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颗名为“火”的星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此选项与天文有关。

  B项: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此选项与天文有关。

  C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里的斗是指北斗星,牛是指牛郎星。另一种认为:斗是指中国28星宿中的斗宿,而牛是指28星宿中的牛宿。此选项与天文有关。

  D项: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此选项所讲述的是天气,并没有反映天文。

  综上所述,答案为D项。

  12.C

  A项: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句所描述的是岳阳楼。

  B项: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此句所描述的是滕王阁。

  C项:《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中范希文指范仲淹,两个关情两字指“忧”“乐”。此句所描述的是岳阳楼。

  D项:此句出自崔颢的《黄鹤楼》。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项。       [行测真题]

  13.B

  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埋藏在地下和海洋下的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化石燃料中按埋藏的能量的数量的顺序分有煤炭类、石油、油页岩、天燃气、油砂以及海下的可燃冰等。

  化石燃料(fossil fuel)潜在着能源短缺的危机,特别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汽油,是引致全球石油危机的一个原因。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所以B选项的表述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项。

  14.B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由于磁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总的来说,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开始进行线路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5.C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所以A、B选项是正确的;地壳中含量比较多的元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所以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地球各层的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密度最大的圈层是地核而非地幔,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16.D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方向产生一定影响。所以AC选项是正确的;风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地球的转动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阳加热程度的差别,所以太阳辐射会影响到风的形成,进而影响洋流的形成,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17.D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由于其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也可以通过对器械的灼烧达到灭菌的目的。正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应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研究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理论上一般认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释放最多,致使外焰温度高于内焰。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18.A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论而非道尔顿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解析几何系指借助笛卡尔坐标系,由笛卡尔、费马等数学家创立并发展。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诺贝尔发明了炸药而非爱迪生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19.B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人体硬度最高的部分是牙齿而非头骨,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20.A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21.C

  根据前后文语境提示信息,比如“孤岛”、“与他人关联”可以看出不可能只顾自己,正好和“独善其身”意思一致。而“洁身自好”是保持自己纯洁,意思不符。

  22.A

  根据文段后面的“共存”,得到第一个空只能是“单独”,然后把第二个空带入即可。此题难度较低。

  23. C

  此题第一个空比较难选,因为意思接近,主要突破口是第二个空,根据文段意思提到了“多少”,属于量的方面,接下来应该对应的是“质”的方面,所以“最大效率”解决问题最合适。       [行测真题]

  24. A

  文段前面语境出现了“真切关心”和“深刻认识”和后面一一对应,所以第一个空可以排除CD,第二空根据“深刻”只有“鞭辟入里”有这层意思。

  25.A

  文段第一空意思可以排除C的构成,然后看第二空后面出现了“也激发了”,所以第二空应该和这个“也”表达意思接近,既然信息不对称,说明感情色彩是消极的,所以可以据此排除D的“强化”,剩下A和B比较“加剧和凸显”,凸显一般指本来就存在的问题,这里是带来的,所以A 的加剧合适。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26. B

  根据文段第一空意思应该是借用或模仿,然后第二个空不好排除,主要看第三个空“渊源”所以对应的就是佐证。即证据的意思。

  27.A

  根据第一个空出现了铜墙铁壁,与之并列的词语有A,B两个选项,据此排除CD,接着看第二个空,后面出现了“灵活”所以对应的是“触类旁通”,排除B.

  28.B

  本题突破口主要是第二个空,沐浴清风是固定搭配。

  29.D

  耸立只能形容建筑物,“矗立“一般指高楼大厦,“屹立”一般形容人,所以第一个空只有D的“高耸”,一般形容山峰。考查到了搭配对象。

  30.B

  文段第三行出现了这样的“宣示与承诺”,所以对应前面的两个空,形容“宣示”用“铿锵有力”,指声音响亮,形容”承诺”用掷地有声,指坚定。

  31.C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主旨,前面是通过列举数据,表明英国每年皮肤癌患病率在增高,属于例子,最后一句研究专家提醒,属于建议,是文段的主旨,已经属于建议不再需要寻找言外之意,最后一句话,主要意思是晒伤长期积累就会增加皮肤癌风险。所以符合这个意思是C项。容易错选B项,B项中英国属于例子,例子不是文段的主旨。

  32.B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主旨,主旨句是最后两句,第二句通过一个递进关系衔接,强调的是冰川融化对于地球地球重力分布的影响,最后一句,强调的是冰川融化对于全球气候产生大影响,最后两句属于并列关系,概括一下主旨即冰川融化对于产生很大影响,主体是冰川融化,根据主体一致,排除AC两项。D项冰川融化是城市面临生存威胁属于不仅后面的表述不是重点,所以答案B项,属于文段的主旨。选项中没有基于主旨的合理推断,只能选择主旨项。

  33.A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文段的主旨,文段开始通过讲述歌德和浮士德的关系突出了文学作品,然后强调作品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作品,而是集体人格,也就是文化,最后一句突出主旨强调集体人格(即文化)通过作品表现出来。选择A。

  34.B

  此题是细节理解题,A项“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文段中没有提到,B项从最后一句话可以的得出,B项正确,C项,文段中只是提到减少了以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的投入没有提到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投资少,收益大,所以C项不对。D项“取代”现代工业发酵方式没有提到,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35.C

  此题是细节理解题,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A项“首次”文段中没有提到,B项从文中“公元105至250年发展至鼎盛时期”可知“贵霜王朝”兴起时间应该是早于公元一世纪,B项错误。D项,贵霜钱币是当时最流行的铸币技术文段中没有提到,从第一句话可知C项正确。

  36.B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文段的主旨,文段中出现问号,回答问题是重点,所以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说的是消费者对资源价格改革产生疑虑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第二步优选基于主旨的合理推断,即B项。A项为现状阐述与主旨不相关,C项与原文不符,真正原因应该是信息不对称,D项引申不是基于主旨的合理引申。

  37.D

  此题属于结语推断题,核心解题思路为浏览文段选择与文段最后一句话最大相关性的选项,文段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结构,根据提问是问将二氧化碳与气候变暖的关系。最后落脚点为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更具话题一致选择D。

  38.A

  此题是主旨概括题,找文段的主旨,从行文脉络来说文段属于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是主旨句,第一句中有一个转折词“但”,即文段的主旨是“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文段的主体是中国文化,同意替换即A项,BCD,主体不对。

  39. A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主旨,第一句的重点在“然而”之后,引出话题职业与性格的关系,接着通过两个反问引出文段的重点,意思即职业不需要改变性格。第二句在主旨基础上合理引申,即选择职业是应考虑性格。所以此题选A项。文段的主体是职业与性格。BCD主体不对,可直接排除。

  40.A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主旨,第一句说的是朱熹从天道解释“知天命”,第二句“而”表转折强调的是从人道而言“知天命”是什么,即主旨。四个选项中没有基于主旨的引申项,所以选择主旨项即A项。BC与主旨无关,D项不同流派,文段中没有提到。

  41.D

  文段先是列举了一系列大气污染的负面案例,然后话题一转,通过“不过”转折一词提出“实践表明”引出作者的观点,下面就是对作者观点的阐释。通过对下文的理解就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通过信息监测来防止大气污染。因此填入横线的内容要与下文信息监测相关,起到启下的作用,因此答案为D。

  42.B

  文段提到了自由意志是什么,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解释、举例来说明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观察选项,选择与重点相关的选项,即B项。

  43.A

  文段的主体是数字虚拟博物馆,通过对比传统博物馆和数字虚拟博物馆的对比,来突出数字虚拟博物馆比传统博物馆更时效、便捷的优势,因此答案为A

  44.B

  文段首先提到人类都缺乏安全感,人类克服不安全感的本能称为“救赎”。然后通过并列的方式提到了在东西方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东西方祖先克服不安全感即“救赎”的本能,也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救赎”观念的区别与东西方文化相关,观察选项,答案为B

  45.B

  本题是词句理解题,作答题目时要注意对整个文段进行整体把握。文段第一句提到了文化气质论,第二句讲到这种文化气质论的重要性。第三句也就是我们要理解的词语“新的学术疆域”所在的句子,也重点的阅读,提到了“如果视野扩展并且假定这种审美文化具有某种特殊气质”即是审美文化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就会有新的学术疆域,那么这种新的学术疆域指的就是对于审美文化变化的研究,因此答案为B

  46.C

  观察首项,⑥ ①②④各不相同,观察文段可得,整个文段是围绕玉米来谈的,②项是对玉米的定义,相较其他项更适合做首句,暂定C项,需要验证一下,②项是对玉米的定义,接着谈到了玉米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即④句,由此能都验证结论“把玉米数量作为衡量国家和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