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分别加以澄清
C. 现代西方美学反对研究的笼统与模糊,拒绝对各门艺术做出概括性论断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D. 现代西方美学对艺术美一致性的研究是深入的,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贡献
19. 下列依据文本信息作出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西方美学强调了人类审美情感的一个侧面,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对美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B. 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在反传统的层面上态度相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大体相同,但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C. 作者同意哈·奥斯本对现代西方美学的评价,引用他的话,既表明了己意,又为下文推出自己的结论做了铺垫
D. 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哲学才能解决人类心灵中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问题,所以只能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美的本质
太阳风是1958年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1962年,“水手2号”飞船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1964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发表了一篇杰作《太阳帆船》,公开提出利用太阳光子流形成的太阳风扬帆碧空,实现星际航行。这个设想很有“刺激性”,很鼓舞人。1994年11月2日美国航天航空局为此专门发射了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耗费2亿美元,用来对太阳风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观测研究。
那么,什么是太阳风呢?所谓太阳风,指的是 。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稀薄的等离子体组成,粒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万至10000万个,温度约为15000摄氏度。由于太阳温度极高,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驱使这些由低能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不停地向行星际空间运动。这些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350公里以上,最高每秒达1000公里。尽管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大28倍,但这样高速的粒子流仍有一部分要冲脱太阳的引力,像阵阵狂风那样不停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
科学家根据对太阳风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现已查明:太阳风的风源来自“冕洞”。“冕洞”是日冕表面温度和密度都较低的部分,在X光射线和紫外线下看起来比周围地带要暗,就像是一个个的黑洞,不间断地出现在太阳“两极”地区。随着太阳旋转而旋转的冕洞,如同草地上浇水的水龙头,把太阳内部爆发产生的“高速等离子流”抛向太空。由于太阳自转会合周期是27天,因此,每隔27天,源于冕洞的“太阳风”就会“扫过”或“吹向”地球一次。“太阳风”从太阳“吹”向地球,一般只需要5至6天的时间。它一直可以“吹送”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日冥距离”(约合50个天文单位,即50×1.49亿公里)的4倍处,才被星际气体所制止。
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磁层的外形像一只头朝太阳的“蝉”,“尾部”拖得很长很长。
而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可以激发地球上南北极及其附近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这些微粒受激后,能发出多种形态的极光。巨大的冲击还能强烈地扭曲磁场,产生被称为“杀手”的电子湍流。这种电子湍流不但能钻进卫星内部造成永久性破坏,还能切断变电器及电力传送设施,造成地面电力系统全面崩溃。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还会使地球上空电离层受到干扰,引起磁爆,给无线电短波通讯、电视、航空和航海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陨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讯卫星失灵,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
20. 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B. 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 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D. 从太阳发出的会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强大的带电子粒子流
21.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磁场原本是条形式的
B. 磁层中有固定的区域,其形状是扁而不对称的
C. 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
D. 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个因素
22.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申论真题]
A. 阿瑟·克拉克公开提出了利用太阳风实现星际航行的大胆设想,美国航天航空局则耗费2亿美元来对太阳风展开进一步观测研究
B. 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其温度极高可达15000摄氏度。因而会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
C. 尽管太阳的引力很大,但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还是有一部分像狂风那样“吹”向行星际空间
D. 强劲的太阳风强烈地扭曲磁场所产生的电子湍流能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2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陨灭
B. 开展对太阳风的研究工作,对于无线电广播通讯、电视、航天航空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C. 地球南北极一带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受到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的激发,是多种形态的极光形成的重要原因
D. 对太阳风的研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如何减轻太阳风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太阳风蕴藏的巨大潜能
24. 有不少人在三五少年时,见到中老年人的世故和冷漠,对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暗暗立下誓约乃至公开宣称:我将来绝不愿这样,要把青春的锐气保持到暮年。
句中“对”这个介词所管的对象是( )。
A.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
B.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
C.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
D.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
25.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这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B. 在科学研究中,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C. 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
D. 在科学史上,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的人是举不胜举的
26. 面向未来是教育活动自身规律所决定了的一种内在特征,它具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总是要表现出一种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职能;第二种含义是说,在特定的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了能在服务于未来社会需要的意义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育活动有必要也应当首先对于相应未来社会的状况及其需要进行一番尽可能全面与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本段旨在阐述( )。
A. 教育面向未来的必要性 B. 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性
C. 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性 D. 教育面向未来的紧迫性
27. 人不仅要生存下去,而且更要出众,人类之不朽并非只因他在万物之中有着无穷尽的声音,主要的是因为他有心灵,有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而诗人、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这些事情,他们有权利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提醒人们过去有的光荣,如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及牺牲精神,诗人的作品不只是人类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下列对画线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诗人所创作的作品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B. 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客观记述,而且还要在升华精神世界上发挥作用
C. 诗人要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
D. 作家的责任是要把人类在万物之中的无穷尽的声音都记录下来
28.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哪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它的别致在于( )。
A.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这里没有汽车
B. 威尼斯河多、船多、桥多,是一座“河网之城”
C. 威尼斯不仅是座“河网之城”,而且还是一座“文化艺术之城”
D. 威尼斯交通发达,特别是水上交通
29.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包括健全其抗御“灾害”的功能。但迄今为止,高新技术进步并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因此,频频出现难以预料的尴尬局面。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命中率并不是100%,美军启用的高新技术武器竟然演出过误伤多国部队的“悲剧”。至于一位患关节炎的病人在接受微波治疗时,因重编他的心脏起搏器程序出现问题而致死,更迫使人们正视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
下列对“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理解正确的一是( )。
A. 高新技术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
B. 高新技术发展中因不可避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
C. 高新技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的障碍
D. 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的危害性
30. 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关注的问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像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帅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赂以甘酪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
对画线一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地球赂以甘酪和酸雨”的局面必须改变
B. 以“高新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可能消灭酸雨
C. 减少公害,才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正效应
D. 努力改变物质文明与公害同步发展的状况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0分钟)
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1.
,( )。
A.
B.
C.
D. -2
32. -3,0,23,252,( )。
A. 256 B. 484 C. 3125 D. 3121
33. -8,15,39,65,94,128,170,( )。
A. 180 B. 210 C. 225 D. 256
34.
,( )。
A.
B.
C.
D. 
35. -1,10,25,66,123,( )。
A. 125 B. 218 C. 256 D. 328
二、数学运算:共10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36. 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学,有52人喜欢外语。而且喜欢语文和数学(但不喜欢外语)的有6人,喜欢数学和外语(但不喜欢语文)的有4人,三科都喜欢的有12人,而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科。问有多少同学只喜欢语文?( )
A. 27 B. 34 C. 1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