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8年天津行测真题及解答(十)
2016-12-05 09:05: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空气变得干燥起来,树叶里的水分通过叶表面的很多空隙大量蒸发,同时,由于天气变冷,树根的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水分供不应求。如果这样下去,树木就会很快枯死,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在树叶柄和树枝相连处形成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86B【解析】由资料“全年实际占用耕地13.9万公顷……灾毁耕地5.4万公顷……生态退耕39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万公顷……建设占用耕地73万公顷”,可知,共减少耕地13.9+5.4+39+1.2+7.3=668万公顷。又由“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7万公顷”可知,土地资源净减少66.8-30.7=36.1万公顷。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项。

87B【解析】由“……人均水资源2098立方米,增长13.0%”可知,2004年人均水资源达到2098÷(1+13)1856.64立方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88A【解析】由“在水资源方面,全年水资源总量27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7%”可得,2004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7430÷(1+13.7)24125(亿立方米);由“全年总用水量55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5%”可得,2004年全年总用水量为5578÷(1+0.5)5550亿立方米,由此可得,2004年总用水量占水资源的百分比为:5550÷24125×100%≈23%,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89D【解析】由“全年总用水量5578亿立方米”和“按13.07亿人口计算”可知,2005年人均用水量为5578÷13.07427。因为2005年全国人均用水量与上年持平,故2004年人均用水量约为427立方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90.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根据资料中耕地减少,但水资源增长,可知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不是整体下降的,排除A项。13.9万÷(13.07亿/100000)≈0.106公顷,排除B项。283÷(2227-283)×100%≈14.6%,正确。628÷(1+4.6%)×100%≈600毫米,排除D项。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1.B【解析】粮食作物总产量=1200.35+548.109+230.131+82.519+360.203+179.54+

83.023+54.234+26.891=2765万斤,小麦的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百分比=1200.35÷2765×100%≈43.4%,故正确答案为B项。

92.D【解析】豆类作物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比例为(360.203+179.54+

83.023+54.234+26.891)÷2765×100%≈25%;夏粮作物包括小麦,其所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比例为1200.35÷2765×100%≈43%。两者相差43-25=18%,故正确答案为D项。

93C【解析】图中包含的作物,除小麦为夏粮外,其他均为秋粮,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水稻,为548.109万斤,产量最小的是花豆,为26.891万斤,前者是后者548.109÷26.89120(),故答案为C

94C【解析】豆类作物中产量排第二位的是绿豆,为179.54万斤;非豆类作物中产量排第二位的是水稻,为548.109万斤,前者占后者的比例为179.54÷548.109×100%≈32.763%

正确答案应为C项。

95.B【解析】图中只有高粱属于高杆作物,而秋粮作物是指图中除小麦以外的其他作物,前者占后者的比例为82.519÷(2765-1200.35)×100%≈5.3%,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

96D【解析】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08-1830)÷1830×100%≈4.3%,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

97A【解析】根据96题已知城镇人口增长幅度为4.3%,乡村人口增长幅度为(2398-2426)÷2426×100%≈-1.2%,两者相差4.3%-(-1.2%)=5.5%,即5.5个百分点,正确答案为A项。

98.B【解析】出现负增长也就是人口数量相对减少,通过观察表格可以看出,015岁与1625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2005年末均比2004年末有所减少,故出现负增长的年龄段有2个,正确答案应为B项。

99.C【解析】2635岁的年龄段,人口增幅为(887-856)÷856×100%≈3.6%

3650岁的年龄段,人口增幅为(891-821)÷821×100%≈8.5%

5165岁的年龄段,人口增幅为(556-468)÷468×100%≈18.8%

66以上年龄段,人口增幅为(353-328)÷328×100%≈7.6%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项。

100C【解析】增长最少的必定是出自两个负增长的年龄段,

015岁的年龄段,人口增幅为(784-864)÷864×100%≈-9.3%

1625岁的年龄段,人口增幅为(835-919)÷919×100%≈-9.1%

015岁的年龄段人口增长最少。根据99题可知,人口普增长最多的是51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最多和最少的两个年龄段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为(556+784)÷4306×100%≈31.1%,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项。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行测真题及解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