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四)
2011-12-25 00:5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办、局,各市属机构:随着本市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来该市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少年呈逐年增多趋势。为改善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环境,确保师生安全,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安全工作通知

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下略)

2、采取措施,确保安全(以下略)

3、明确职责,建立机制(以下略)

特此通知

B市人民政府

2006年7月12日

(四)请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一)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给定资料的内容,对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不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符合的选项,分别说明理由。字数不超过200字。(15分)

A、(×)

主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户籍与教育权利相联,导致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受到限制。

B、(√)

C、(×)

关于受教育权的两个基本要素表述不正确,应为公民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即教育机会均等,国家必须为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D、(×)

对美国政府的做法概括不正确,州政府也不制定专门的流动人口教育政策,而是通过落实联邦宪法中对公民迁徙权的保护,来保护流动人口受教育权。

E、(×)

教育平等权的价值根基是人格尊严,而不是教育领域的正义和公正。

(二)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1、请你结合给定的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15分)

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答案一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儿童相比,受教育权利不平等,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公民教育权与户籍制度相联系,流动人口子女没有流入地户籍,就难以同等享受当地的教育资源,这是导致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国家有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没有充分落实,地方政府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教育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未能做到同等保障。

答案二

原因在于,一是教育投入比例失衡,城市的教育投入高于农村,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较农村丰富;二是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相同品质的教育资源;三是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教育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人为设置障碍,未能做到同等保障。

2、请针对材料3、4、5、6中有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阐述,回答以下两个问题。(20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对策合理,表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1)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两个方面条件较差,有些学校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文化程度低,有的无教师资格证书;教室面积、课桌椅等不合要求,厕所、饮用水、饮食卫生存在隐患,缺乏操场、体育设施;管理不规范,教材不统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分析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成因在于:学校为民办,收费低廉,经费短缺,导致办学者尽力压低成本支出,各方面建设因陋就简。师资来源为流出地教师,任务重、待遇低,队伍稳定性差,导致所提供的教育水平不高。

对此,政府要本着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加强指导、监督和扶助,引导此类学校规范发展,统一教材和考核标准,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使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三)为改善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环境,B市政府办公厅拟专门发文加强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安全工作,下面是某秘书草拟的公文初稿,文中有若干处不符合公文行文规范要求,请找出错误,并按行文规范改正。(10分)

文稿存在以下错误:

第一,标题错误。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回行把“没”和“有”作了拆分,写在两行内,没有保持词意完整,“没有”两字应写在同一行内;二是用词不规范,“没有”一词不符合公文的严谨书面语体;三是表示的公文种类不正确,按内容应为通知,而不应是通报。应把标题改为《B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第二,行文关系不正确,超越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主送机关中的“市委”各部门,不属于政府系统,政府办公厅单独行文的文件不应也无权发给党委部门,只有政府部门与党委部门联合行文的文件才可以发给党委部门。应把主送机关中的“市委”字样删去。

第三,主送机关没有顶格书写。不应空2格,而应靠左侧顶格书写。

第四,正文首段没有另起一段。应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左空2格书写。

第五,“通知如下”中的“如下”不应另行书写。“通知如下”作为一个完整的短语,应写在同一自然段内。

第六,结束语格式不正确。缺少对贯彻执行本通知的要求,应加上“请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的语句;“特此通知”一句之后未加句号,应加句号表示结束。

第七,发文机关不正确。应为政府办公厅,而不是政府。发文机关应改为:B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请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不平等问题,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党和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有关方针政策,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并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有了家、有了孩子就有教育需求,而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却遭遇种种障碍:首先是户籍制度的壁垒。由于我国居民的户籍与教育等社会福利相联系,流动人口子女没有户籍就难以在当地入学,这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碍。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瓶颈”。城市人口密集,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压力。最后是地方利益的门槛。出于地方利益考虑,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往往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设置门槛,将无力负担高昂学费的农民工子弟拒之门外,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很难得到真正落实。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教育平等,进而推动社会在和谐氛围中持续进步,就必须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当前我国的现实选择。在社会管理制度难以突破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立足当地实际,采取稳妥的方式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最现实的选择。这不外两条路:一是依托公办学校,二是扶持民办学校。《义务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