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新疆自治区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二)
2015-03-09 19:40: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题、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2~11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表述简洁。

 

  【参考答案】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包括:一是交通方面:缺少爱心,诚信。公交车不主动让座给老人、孕妇,不遵守交通规则;部分乘客缺乏诚信,公交车投残币、假币问题。二是旅游观光方面:不遵守规定,乱拍照,乱插队,乱刻画,乱丢垃圾,风景区,践踏草坪,攀折花木,破坏绿化,破坏景观风貌。三是环境卫生方面:随地吐痰,乱丢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物主不清便,非法野广告,随地大小便问题也是屡禁不止。四是公共设施方面:电话被砸,路灯被偷等破坏公共设施行为时有发生,影响市容市貌,导致人民生活不便,社会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题、请就如何提高公民社会道德,建设文明城市,给乌鲁木齐市政府提一些建议措施。(30分)

 

  要求: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就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文明城市,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第一,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整治城市交通出行、旅游观光、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管,针对不文明行为多发区集中整治。

 

  第二,注重宣传教育。针对社会道德标准价值变化,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以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第三,完善相关制度。督促各个区县和单位制定相关的公共道德建设管理制度,为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我市公共设施,方便人们生活,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畅通沟通渠道。建立网络反馈和舆论平台,及时解决市民提出的问题,并积极采纳意见。

 

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议论文。(50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行文流畅。

 

  【参考答案】

 

  加强公德建设构建文明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也存在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相悖的现象,如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们生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进程。因此,为了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保护城市美好环境,消除社会安全隐患,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公德水平。

 

  部分城市频繁出现的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反映出一些市民公德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不高。它再一次告诫我们,建设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不仅要在有形的环境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要在提高市民的素质上下功夫。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对维护公共秩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公德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内在行为习惯。

 

  加强公德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制来维护,正义也要靠法制来伸张。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

 

  加强公德建设,需要从点滴做起。古人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虽“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长此以往,才能在精神境界和言行道德上出现飞跃,文明习惯就会随之养成。

 

  温家宝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所以,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愿人们的公德意识水涨船高,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共同缔造文明、和谐社会。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