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题、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2~11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表述简洁。
【参考答案】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包括:一是交通方面:缺少爱心,诚信。公交车不主动让座给老人、孕妇,不遵守交通规则;部分乘客缺乏诚信,公交车投残币、假币问题。二是旅游观光方面:不遵守规定,乱拍照,乱插队,乱刻画,乱丢垃圾,风景区,践踏草坪,攀折花木,破坏绿化,破坏景观风貌。三是环境卫生方面:随地吐痰,乱丢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物主不清便,非法野广告,随地大小便问题也是屡禁不止。四是公共设施方面:电话被砸,路灯被偷等破坏公共设施行为时有发生,影响市容市貌,导致人民生活不便,社会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题、请就如何提高公民社会道德,建设文明城市,给乌鲁木齐市政府提一些建议措施。(30分)
要求: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就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文明城市,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第一,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整治城市交通出行、旅游观光、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管,针对不文明行为多发区集中整治。
第二,注重宣传教育。针对社会道德标准价值变化,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以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第三,完善相关制度。督促各个区县和单位制定相关的公共道德建设管理制度,为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我市公共设施,方便人们生活,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畅通沟通渠道。建立网络反馈和舆论平台,及时解决市民提出的问题,并积极采纳意见。
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议论文。(50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行文流畅。
【参考答案】
加强公德建设构建文明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也存在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相悖的现象,如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们生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进程。因此,为了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保护城市美好环境,消除社会安全隐患,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公德水平。
部分城市频繁出现的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反映出一些市民公德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不高。它再一次告诫我们,建设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不仅要在有形的环境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要在提高市民的素质上下功夫。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对维护公共秩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公德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内在行为习惯。
加强公德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制来维护,正义也要靠法制来伸张。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
加强公德建设,需要从点滴做起。古人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虽“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长此以往,才能在精神境界和言行道德上出现飞跃,文明习惯就会随之养成。
温家宝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所以,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愿人们的公德意识水涨船高,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共同缔造文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