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楼房与传统皇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重点保护与北京城市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传统地名,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等主要工作。
例如:对前门地区的修缮保护,东城区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的原则:以百分之百的忠诚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分之百地抢救保护前门地区所有的文物和有价值建筑,百分之百地抢救保护胡同肌理和整体风貌,百分之百地抢救保护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前门大街两侧建筑76.6%按原貌修复,23.4%有机更新,恢复了标志性的正阳桥六柱五牌楼、长816米的明清时期御道、消失42年的有轨电车,再现了前门大街辉煌的历史风貌。
2010年10月21日,北京市成立了新一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市委书记刘淇任委员会名誉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任主任。相关委办局的负责人均是委员会成员,并由旧城保护、城市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专家顾问组。
12.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场馆都选择用画面和语音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各自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这些展示画面中,除了林立的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城市的人和文化占据着极具重量的篇幅。沙特馆令人称奇的4D电影中,十分钟左右气势磅礴的画面里,展示了沙特的沙漠、城市俯瞰图和摩肩接踵走来的身着白色长袍的沙特人。给人富庶印象的沙特人,执著坚守着对民族服饰的选择直到今天。同样,阿联酋拥有用黄金打造的世界唯一七星级酒店的奢侈天堂迪拜,而距离繁华不远的老城区,还有许多不愿住进固定房屋,坚持住在帐篷里的迪拜人。他们仍保留着远古先民的习性,隔段时间就收拾物品搬家一次,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纸醉金迷的城市里,最现代和最古朴的生活竟然相安无事,不能不令人惊叹。
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渗透在城市生活的实践中。随着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老街老房被拆了,胡同被改造了,小巷消失了,原住民迁移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了,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无奈溢于言表。2003年,天津建城600年的时候,老城厢被拆除,许多天津人去买城砖,10块钱一块,他们说:“想留下的,无非是个念想”。近年,随着城市改造,广州的老城老街正在整体性永久消失,老地名也消失了近两千个。对承传着地方历史与风俗的老地名的消失,一些老街坊就深表惋惜:“很多人都是几代人住在这里,希望政府以后能用回原来的街名,让我们这些老街坊能保留一点记忆。”
13.不丹王国是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40年前不丹还处于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的经济状态之下,现在已经超过印度等其他国家成为南亚各国中国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国家。去不丹旅游过的人大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到此仿佛回到了自己心灵的故乡。不丹发展旅游,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采取一种限制规模的旅游发展模式,限制入境旅游者的总数,实行“高质量、高价格、全包价”的做法。虽然不丹每年从旅游业获得的收入仅300万美元,但足以保持旅游业稳定持续发展,而对整个社会与自然的影响则很小。
14.“反规划”概念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方法论。“反规划”以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是建立在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以维护这一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例如:中国秦皇岛市的“红飘带”项目入选《Traveller》杂志2008年评出的“新七大世界建筑奇迹”,入选理由是“设计突破常规,突出生态环保理念”。据该项目负责人N教授介绍,“红飘带”项目位于秦皇岛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一条河道,垃圾、乱搭乱建的东西很多,脏、危险,人们都不愿意去。我们设计的“红飘带”,实际上就是一条500米长的红色玻璃钢坐凳。这个坐凳相当于把城市人享用的一些服务都整合了进去:灯光、座椅、步道、文化展示。设计的成本很低,工程量也很小。植被都是原有的,野草还是野草,林子还是林子,一棵树都没有砍,原有的农田灌溉设施水塔、砖砌水箱也都保留着,就是把环境理干净了。项目完成后,很多人被吸引到这里来,人一多,安全性也就解决了。
三、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300字。
3.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4.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深度解读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笔试落下帷幕,^91考试网专家对本次考试的真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呈现稳中求变的特点。下面,^91考试网专家将从给定材料、作答要求两个方面对这套真题进行深度解读。
一、给定材料
(一)材料主题
这次北京申论考试的材料主题是“城市规划”,这一主题给考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和北京市的发展方向非常契合。2009年底召开的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档次和服务管理的水准。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大量的名胜古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拥有2000万的常住人口。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传统与现实、人口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都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保证城市的资源、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够适应城市的正常发展。因此,^91考试网专家认为,这次选择城市规划作为申论考试的主题,就是对考生关注北京、思考北京成果的一个考查。这给了考生热点复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二)材料大意
给定材料总共14则,材料大意如下:
材料序号 |
材料大意 |
1 |
城市规划的定义以及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大规划”问题。 |
2 |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规划雷同、千篇一律的“特色危机”。 |
3 |
城市更新的概念和目标。 |
4 |
通过具体事例说明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现象,折射出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忽视安全保障、缺少防灾减灾规划的问题。 |
5 |
通过几个强拆的事例,隐含强拆和不合理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
6 |
列举了部分省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改建过程中遭到破坏的事例。 |
7 |
列举了部分省市建成不久、使用年限不长的建筑被拆迁爆破的事例。 |
8 |
城市规划工作由政府多头管理,协调性不够,城市交通压力也折射出城市总体规划不足。 |
9 |
列举国外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的独特特点,隐含城市发展应该保持自身特色的命题。 |
10 |
扬州古城发展的正面事例,证明保持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性。 |
11 |
结合北京的城市特点,介绍了北京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历史文化的政策措施。 |
12 |
列举了一些城市的例子,谈到城市的文化记忆和市民心理之间的关系。 |
13 |
不丹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政策要以国民幸福为目标,其实暗含了城市规划要以市民的幸福感作为重要的标准。 |
14 |
“反规划”的定义,介绍了秦皇岛“红飘带”项目的案例,介绍了城市规划的一种可行性方案。 |
二、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总共4个,列举如下:
题号 |
作答要求 |
1 |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
2 |
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
3 |
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出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
4 |
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
从试题结构上看,考查目标非常明确清晰,第一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三题对应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第四题对应文字表达能力。
第一题要求考生概括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此题较为简单,在材料中的反映也比较充分,^91考试网专家认为,考生只要将问题要点概括出来,条分缕析地作答在答题纸上即可。
第二题要求考生谈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本题难度较大,涉及此问题的材料分布比较散乱而且形式多样,有事例也有观点,可以直接应用于答案中的材料不多,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对相应的观点做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事例背后反映的问题和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
第三题要求考生拟一份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虽然是公文形式,但是主要还是考查考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答此题,^91考试网专家认为考生要根据公文建议提纲的特点,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结构进行作答。
第四题作文题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个主题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非常相似。这篇文章必须围绕城市规划这一主题进行,立意上可以从材料中涉及的诸多方面,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等等角度入手,落脚点要以市民的幸福感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