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1月16日广西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6-03-12 15:48: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nbsp;  
【资料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态的“保存”,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护。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山东潍坊的传统花丝首饰制作工艺与十三陵出土的古代皇帝头上戴的龙凤冠制作工艺一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胡以方是花丝首饰制作老艺人,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授下去.他曾经试图找过徒弟,但学习花丝首饰制作,不是三天五日的功夫,这里有四五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里也有不少技术,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出徒。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年轻人愿意花工夫啃下这个艰难的技艺。已经退休在家的他忧心忡忡地说:“这是一门艺术,不能丢啊,失传了。将是潍坊传承多年古老工艺美术的损失,但是,从事花丝首饰,除了技艺难学外,还要用到金、银、铜等贵重物品,要有很多磨具,又是很复杂的工序,我已经65岁,空有满腔热情,似乎已经乏力了。”

      广西侗族多声部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浓郁的侗族文化底蕴蜚声海内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三江县梅林乡新民中寨是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该乡村村寨寨男女老少均会唱侗族大歌。为了将这个瑰宝代代相传,梅林新民中寨成立歌班,孩子们一记事就要进歌班学歌。歌班一般以族姓为单位按性别、年龄段组成。其中58岁的为孩童班,916岁的为学歌班,1720岁则为青年班。青年班将承担所有演唱任务,壮年班参加部分演唱,老年班偶尔也参与演唱。优秀歌手进入壮年期即为歌师,负责教孩童和少年班系统地学歌。2000年,三江梅林乡中学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后,三江县梅林中心小学等5所小学陆续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学校聘请民间艺人为学生们授课。这些举措,使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梅林新民中寨有老、中、青、少年大歌队8个。

       

      【资料7

      2008年陕西省省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预算400万元,但投入仍显不足,特别是市级落实经费预算的只有5个,仅占50%,107个区县落实经费预算的只有17个,90个县区都是临时申请解决,这种情形很难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在经费投入方面,西安、延安两市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宝鸡市为40万元,渭南市15万元,汉中市5万元,其他地市有的是临时申请经费,有的还有经费支持。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经费没有得到落实,经费保障不充分,致使当地保护单位无法购置必要的保护、普查设备,制定的保护、普查方案无法组织实施,保护、普查工作力不从心,即使一些项目进入了市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也不能保证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因为经费不到位,保护工作就没办法开展。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如广西贵港的师公戏、平南的牛歌戏、桂平的杖头木偶戏,以及各地的山歌、民间传说、手工艺等,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的已经失传。

       

      【资料8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举行的节日性唱歌活动形式。据了解,广西共有40个县、市有歌圩,有近700个歌圩点。过去,每逢歌圩日,壮乡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唱山歌、抛绣球、舞龙狮、品小吃……壮族歌圩上对歌的热闹场面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山坡上、草地间都被歌者围的水泄不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地各具特色的山歌轮番亮相,歌声此起彼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广西传统歌圩处于如下几种状态:一是无圩无歌,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远离经济活动中心区域,即使开展活动,参加者也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形同虚设,于是自然消失;二是有圩无歌,这往往是在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参加歌圩者从事的大多是与唱歌无关的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哑巴歌圩;三是有圩有歌,但主办者往往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如靖西县新圩乡歌圩和大道乡歌圩,与传统的全民性参与有了很大的不同,主体不再是全体参会人员,而是一部分人。

      过去,各地民间自封的“歌王”,曾是普通群众崇拜的“偶像”。1992年,广西产生了第一代歌王,至今已封了约百名“歌王”,成为广西山歌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虽然每年的广西山歌擂台赛都会产生新的歌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西歌王正面临断代危机,后续乏人。为了培养山歌新秀,广西近年来举行了一系列的民间歌手邀请赛,封“歌王”时也有意向年轻歌手倾斜,但仍难以吸引年轻人参与。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传承人的黄月香说。现在的年轻人娱乐活动越来越多,闲时泡网吧、逛歌厅,会唱山歌、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专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还要宣传、组织、发动、依靠广大群众,让他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保护“非遗”的工作中来。只有作为主体的他们产生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才会更主动地去传承。

       

        【资料9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传统的农耕、游牧等小农经济秩序被打破,物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古老的文化遗产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变迁,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对于快要消失的这些文化遗产,我们要留住它保护它,是否要还原一个原生态的环境呢?

    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就面临这样的尴尬,许多侗族村寨里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老弱妇幼留在家中,因此原本大歌里面的男性的声音没有了,对唱没有了,成为纯女声和声,也就是说文化的传承人发生了性别的改变,以致侗族大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随之有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现在要保护它,要么让那些外出的男子回归故里.恢复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要么顺应现有的这种文化变迁,培育以女声为主的现代侗族大歌形式。

      在贵州安顺、凯里等地,一些原住民族的服饰和织锦中,传统的民族图案和手工艺品被现代图案和现代日用品所取代,比如蜡染图案中出现了很多现代艺术元素,很多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在信息社会的冲击下更是流失严重;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族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后继乏人。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必然意味着让它们停留在某一时空,维持原生态。但是世界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永恒的,人们会接受新的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定会往前走,出现很多新的表现形态和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已不是明代的昆曲。就中秋、端午习俗而言,几乎每年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就意味着它必然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资料10

    已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智化寺京音乐,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难学、易忘、无人知。智化寺第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第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近两年,在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5首乐曲。但是,智化寺京音乐传人在数目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有的规模,音色和内容上层次单一.远不能表现原有古乐的风采。江苏的淮海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局。

      而在一些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倾向正愈演愈烈,经济利益胜过了其文化艺术价值。打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做各种不伦不类的商业开发,比如一些旅游景点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地为游客表演少数民族婚礼仪式,送荷包、喝交杯酒等,这类哗众取宠般低俗粗浅的表演,把民间传统的民俗活动搞得面目全非,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地方甚至把申遗作为地方经济腾飞的契机和手段,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搞各种商品和贸易洽谈会,使这些文化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严重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内容。

       

    【资料11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说:“普及工作很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贴近公众。要让大家意识到,文化遗产离我们并不遥远,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文化到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身边。”

    “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比民间积极,民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保护力量都是外加的。”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如何增强民众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个大问题,而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宣传和教育成为关键。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刘锡诚说,“青少年对我们传统文化了解的不够,因此很难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才会追捧一些西方节日。”

    冯骥才也认为:“只有人民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保护文化。”他认为,以法律、教育的方式尊重各族人民的文化,让各族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建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尊严感至关重要。政府和民众只有自觉地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与永久性价值,才能根除当前的文化遗产过度商业化、文化保护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要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科学而客观的态度,不能走极端。首先应该组织研究队伍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掘其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例如采用影像保存、培养传承人、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编排大型演出,打造艺术精品,组织专门的巡演,以及将这些不被大众了解的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编撰成普通教育读本,进入中小学特色教育的内容等多元的手法。对于某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国家甚至可以采用立法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三、作答要求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0)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50字。        [公务员考试网]

       

    ()请根据资料5,就《印象.刘三姐》项目的开发,列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与不足。(30)

    要求:

    1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年广西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