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建设的关键时期。许多事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特别是作为共和国未来建设者的青年的主动参与。奉献自我,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祖国发展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2008年5月15日,燕赵都市报:在四川灾区,如果多一些稍具医护知识的志愿者,在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就不用总动员宝贵的军队资源去做抬担架之类的事情。如果多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就会大大减轻政府负担。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总显得不足,它无法单独满足应对危机的所有需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在紧急状态下及时补充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汪学静是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办事处2006年录用的公务员,她说:“我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现在青年志愿服务者多是在校大学生,其实,志愿者同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并不矛盾。公务员也是社会公民,也有自己的闲暇时间,特别是新考录的青年公务员,应该抽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因为,我们更应该带头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了解民情民意,积累工作经验。”
10.全国人大代表郑杰表示,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服务力量,志愿者组织和机制是社会组织架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市)制订了有关志愿服务的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参差不齐,不够规范,全国的志愿服务还缺乏统一的权威性法规。志愿者活动不仅需要道德规范,也需要法治规范,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志愿服务法》,来优化志愿服务支持环境、统一组织形式、协调经费来源、规范表彰奖励、明确法律责任、确定补偿赔偿标准等,规定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纠纷解决机制。
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制度大都比较完善,都通过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支持和规范并举的方式,推动志愿者活动的社会组织化,如美国有非政府组织的减免税制度,日本有《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完善的义务制度。同时也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回报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志愿者后顾之忧,促进其自觉行动,如日本政府给志愿者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美国、新加坡等都有针对志愿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韩国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被计入学分。捷克2002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修正案)》则规定,如果长期志愿服务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20小时,则为志愿者支付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三、申论要求
1.材料讲湖北青年金元认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学雷锋活动。请你结合给定材料分析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的主要联系与区别。(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00字左右。
2.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点服务项目及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20分)
要求:要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字左右。
3.根据给定材料,请就如何推进我国志愿者服务常态简述自己的建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字以内。
4.围绕“从青年志愿者活动思考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要求:(1)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联系实际;
(2)论述深刻,论据恰当,说服力强;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8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1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材料2的主要内容是经过多年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素质明显提高。
材料3的主要内容是讲“学雷锋活动”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联系。
材料4的主要内容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不计收入和回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材料5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日本的志愿活动。
材料6的主要内容是四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志愿服务踊跃。
材料7的主要内容是部分志愿者对社会了解有限,素质上存在缺陷,难以委以重任。
材料8的主要内容是讲应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推动志愿者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材料9的主要内容是志愿者活动需要每个社会公民的参与。
材料10的主要内容是我国需制定《志愿服务法》,规范志愿服务。
二、参考答案 范文
1.答案提示
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之间的联系是:两者都是社会公益性活动,都要求参与者自觉自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和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身体力行在平凡生活中“做好事”的实践行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在现当代的延续和升华,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的,在我国社会建设中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之间的区别是: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学雷锋活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学雷锋活动一般是助人为乐的个体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则是在集体组织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的义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无论在社会动员、社会责任、机构管理,还是在运营水平、服务规模等方面,都超出了学雷锋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青年志愿者活动较学雷锋活动,更强调组织性和常规化。志愿者一般要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具备相关的专业服务能力。
2.答案提示
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点服务项目有:
(1)扶贫开发。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2)社区建设。为社区进行义教、助老、助残和美化社区环境等服务。
(3)环境保护。宣传环保意识,开展植树造林、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
(4)抢险救灾。在灾难中开展救助、心理辅导等服务。
(5)大型活动。为大型体育比赛和国际会议提供观众引导、翻译等服务,如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
(6)科教文卫。进行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医疗工作的宣传推广服务工作。
3.答案提示
对推进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工作。倡导志愿观念,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加强对志愿者的有效管理。
二是完善有关志愿服务的法规,明确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者三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支持环境。
三是加强针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使志愿者的热情和服务效果相得益彰。
四是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回报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志愿者后顾之忧。
4.答案提示
参与志愿服务,担当社会责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年人有理想有朝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人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现在中国的青年人身处很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社会在转型,中国在迅速崛起。现代的青年人比他们的父辈、祖辈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是“迷茫的一代”,他们丢失了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他们娇生惯养、个性自我、浮躁功利、集体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很少懂得关心他人。
但人们也看到:当汶川地震来袭时,广大的青年人心系灾区、情牵祖国、及时行动、奉献爱心。一批又一批青年志愿者背起行囊,奔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战斗。他们不顾安危抢救同胞生命,不辞辛劳搬运分发救灾物资,不分日夜对伤病员进行心理关爱、救护抚慰,帮助灾区人民重拾信心,重建家园。
为迎奥运,无数青年人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为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比赛场馆外冒着烈日酷暑引导车辆通行,在场馆内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疏通厕所,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人们提供着各种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时代风采和国人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种种或悲或喜的事件考验,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被我们质疑和忧虑的青年人吗?有评论称,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堪担重任--与此前外界对他们的一些描述有天壤之别。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青年人在志愿者平台上,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担任志愿者,可以促使他们改变,帮助他们成长。
志愿精神,强调的就是无私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青年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经受了锻炼,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同时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青年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的义务,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通过志愿活动,青年人丰富了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的时间,参与一些公益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青年人在志愿者活动中用行动体现青春的价值,用微笑传递人间温情,用爱心传递爱心。他们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别人,阐释着青年人的责任。他们学会了面对,拾起了丢失的责任。他们用行动唤醒了许多年轻人的责任心和良知,带动起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不断传递。很多志愿者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这样的心声:“要把志愿精神带进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
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在服务社会的行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自我,不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奉献社会中增长才干,为祖国建设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