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8年湖北省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6-03-13 10:30: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调查最终结果如何,不能光听一家之言,还应该让员工们出来评判。此外,作为工会组织,不能等到出现矛盾才做事后调查,而应该多做事前的预防保护工作,依法对资方实施有效监督,防止一切有损员工利益的现象发生,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材料8

 

东航这次集体返航事件的本质和农民工的“跳楼秀”一致,只不过东航飞行员是用几千名旅客的安全和时间,而不是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谴责其缺乏职业道德也罢,严厉处罚肇事者也罢,反正他们吸引社会“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不论谁是谁非,这次通过飞行员“罢飞”,大家终于知道了飞行员的“存在”——或用一位飞行员自己的话说,终于“让社会听到了民航飞行员的心声”。然而,为了让社会听到飞行员、农民工、出租车司机或任何人群的“心声”,有必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吗?

我们固然不会认同飞行员通过极端手段,以改变谈判桌上力量均衡的做法。它损害了旅客的利益,突破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返航事件是长年来航空公司和工作人员矛盾的瞬间爆发。在这中间,除了当事人的责任外,公司自身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是否关注了公司员工的利益?飞行员承受常人不曾经受的压力,特别是安全压力,包括旅客的安全、飞机的安全、飞行员自身的安全,企业对他们关心了多少?尤其是事发之初,员工个体的维权行为,是否得到公司足够的重视?

 

三、申论要求

 

1.请用150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15分)

 

2.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或意见,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总字数300400字。(25分)

 

3.请就给定资料中反映的现实问题,用10001200字的篇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60分)

 

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范文

 

1.答案提示

材料中的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集体返航、农民工讨薪被打等事件,反映了我国劳资纠纷日益增多、复杂,而相应的劳资双方利益协调和沟通机制却严重缺失。工会本应是劳资纠纷调节的中介,但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工会涂上了深刻的官方色彩,工会角色与如今的资本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调节能力很有限。对此,我国出台了如《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范劳资双方关系,保障劳资双方利益,但仍需加强监管,做好相关工作。

 

2.答案提示

1)政府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与加强执法,建立监督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目前我国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所处的弱势地位。同时尊重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级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三方协调劳资关系的协商机制与沟通平台,使劳资双方能在一个平台上加强沟通,换位思考,消解纠纷,增进理解,实现共赢。

3)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建设。引导、帮助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上发挥作用,强化维权和协调职能。各级工会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会员的法律意识。

4)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增强在劳动关系谈判中的博弈能力。要知法守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

5)企业应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民主化管理,严格依法律法规办事,充分尊重和落实劳动者合法权益。在企业中建立完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努力缓和劳动关系并将一些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

 

3.答案提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国也于200811日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制基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利益机制发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加深和扩大,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有增多并深化的趋势,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制建设的不完备,法律法规的滞后,又使得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表现劳资纠纷大幅度上升。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依法化解劳动关系中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政府部门要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各部门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从转变自身职能入手,不断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切实抓好各自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经常性地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力用工情况、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大惩处力度,形成用工单位“不敢违法”的监察环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宣传教育。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加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主动配合执法维权,增强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努力化解劳资纠纷。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工会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要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常态化,形成企业主动参与,职工广泛认同的局面;要密切与职工的关系,及时帮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为职工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要创新工会工作机制,当好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定期在职工中开展调研,及时向企业主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企业参保率,为劳动者提供较为健全的劳动保障。要加大《劳动法》落实力度,依法保障劳动关系。要畅通诉求,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信访、投诉、举报渠道,使劳动纠纷得到有效处理。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更需要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则需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

        [www.91exam.ORg]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7年湖北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