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政策进行技术改造,一则投资成本高,二则审批时间月余以上,面对急速增长的利润,企业有动力上车不买票,相关职能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原本是提升技术水平的项目变了味。”
环保部表示,在上述两家企业问题得到整改前,将暂停审批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以使山东“调整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无序建设,转变发展模式,加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环保部负责人在11日则表示,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项目可能会借机卷土重来。 [申论热点]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分析说,如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可能会头脑发热,上项目时可能会对污染的项目有“麻痹”。或者是在应该上的项目中,弱化了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其次,企业违法排污可能性加大,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转嫁污染治理成本。环境监管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7.实质上,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已显现。
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底,环境保护部共审议批复365个项目,总投资达14428亿元,其中交通、水利、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5个,总投资4521亿元。
与此同时,为防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上马,环保部对总投资达1467亿元的29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项目采取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等措施。
实质上,地方投资热潮背后存在着环境隐忧。如根据此轮云南投资设置规划,有高达“三万亿”规模,包括水电开发、矿产开发、土地转让等。
分析人士认为,环保部在关键时刻叫停相关项目,显示了坚决不把环保当作地方投资牺牲品的决心。
“两高一资”是条高压线,我们宁可做现在的恶人,也绝不能将来做历史的罪人——和今年年初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的表态一样,环保部再次申明,严格把好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环保准入关,决不能让“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重新抬头。
三、作答要求
(一)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概括该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1.条目清晰,内容全面;2.要点概括准确;3.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谈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30分)
要求:1.对策建议条目清晰,有条理;2.对策建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3.文面简洁,字数在600字以内。
(三)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50分)
要求: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联系材料,要有现实针对性;3.文面简洁,字数在800-1000字以内。
2009年山西党群系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一)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概括该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1.条目清晰,内容全面;2.要点概括准确;3.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环保措施,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公众在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境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所上升。但由于政府盲目追求GDP而忽视环境保护,企业不顾社会责任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以及人们自身环保理念与行动的不统一等原因,各种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是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为此,国家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196字)
(二)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谈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30分)
要求:1.对策建议条目清晰,有条理;2.对策建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3.文面简洁,字数在6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针对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环境保护:
第一,增强政府、企业和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转变唯GDP政绩观,走科学发展道路。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优化发展模式,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公民也要提高环保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增强环保维权意识,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第二,加强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增强具体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司法部门要公平执法,提高法律的可信度。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发展模式,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投资要依据环境承载能力,避免资金投向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行业政策和准入标准,投资必须符合环保、节能等各项条件。同时,加大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的投资,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第五,加大项目审批和环境监管力度。政府要严格审批申报项目,遏制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建设,并加大对建设项目中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相关部门严格监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情况,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599字)
(三)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50分)
要求: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联系材料,要有现实针对性;3.文面简洁,字数在800-1000字以内。
【参考范文】
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设。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相较过去逐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七大水系的水质、绿化面积等环境状况有所改善,政府在环保法律建设和财政投入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普通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还不够,民众在捍卫自身环境权利方面依然薄弱;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唯GDP导向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环保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诉讼成本高,案件判决不公影响了人们的环境维权意识;提高人们环保行动的软硬件条件没有跟上,公众的环保行为缺乏专业性。环境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制约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转变错误观念,提高环保意识。中央政府要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转变过去唯GDP导向的体制,促使地方政府更好的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企业不能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环保配套制度的软硬件建设。
其次,发展循环经济,规范投资导向。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设定明确的准入门槛,资金要向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的项目投入,加大对农村和灾后地区环境改善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对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的投资。
再次,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审批监管。针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可靠的各种具体法规,降低法律诉讼的成本,提高案件判决的公正性;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防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项目上马,加强对企业违法排污的监管,严格把好环保准入关。
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我们必须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决策,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文明。(9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