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二)
2016-03-13 11:33: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境在变,生活条件在变,但有一种精神在“好八连”从未改变。

艰苦奋斗是八连的传家宝,艰苦奋斗精神早已渗透进八连一代代官兵的血脉里。如今,象征八连勤俭节约好传统的理发箱已传到第34代,木工箱、补鞋箱已传到第33代。在八连,连队电话亭边印有“时间就是金钱,请珍惜分分秒秒”的提示语;电脑打印机上,贴有“每人节约一张纸,希望小学的学生就多个练习本”的字条;饭堂墙壁上,悬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

有专家指出:“好八连”是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光辉典型,是全国军民拒腐防变、艰苦奋斗的一面大旗。每当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好八连”的旗帜总是飘扬在时代的精神高地上,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也有专家评论说:“南京路上好八连”这面鲜艳的旗帜,如同东方明珠、世纪大道一样,已被上海人民视为这座城市闪光的名片。

8.贫富差距的拉大强化了人们向上的社会比较心理,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增强,尊严感、满足感降低。许多研究成果和客观事实表明,在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又处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能够对比的条件有限,所以,增加收入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人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提升自己的富足感。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共同财富的剧增,个人收入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关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中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9.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0.比尔盖茨1975年创办微软,不到20年即于1994年登上福布斯全球首富之位。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蝉联此位,成为梦想的象征及全球追逐财富者的偶像。比尔盖茨2006年声明退出微软一线管理事务,在隐退之前,他对他的巨额财富盖棺论定:“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积极的方式回馈社会。”此时已经很难分清,究竟是比尔盖茨用巨额财富回馈了社会,还是比尔盖茨对待财富的态度构成了更大的社会财富。

社会学家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但从财富到文明,并非仅通过财富的累积即可步入文明社会。从比尔盖茨身上,我们亦看到了两种财富态度。在累积财富之时,比尔盖茨的财富以及商业投机行为。“总是让人想起以前的强盗式贵族”,关于微软的垄断争议,至今未怠,在前些年他经常被批评为富不仁。纵然富甲天下,却不见得就能安享财富。在走出微软之后,被《财富》称为“理想主义者”的比尔盖茨,“将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公众面前,为了全世界的贫穷百姓与政府和企业作斗争”,盖茨说:“我会同那些幸运地获得了巨额财富的其他人谈谈,告诉他们如何将财富返还给社会。”走出一己财富的比尔盖茨,才真正懂得了如何运用财富。

舍天下之财,成天下之善。千金散去,财富归于社会,而又臻于文明,正是财富累积的正道。比尔盖茨希望自己对世界有“正面的贡献”,使个人财富之一粟归于人类文明之沧海,诚所谓沧桑正道。而西方文明早在慈善的事业中孕育了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11.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物质财富至上的现象,即使是青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精神文明追求,这样的人固然走不远。然而,对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须有一个告诫:千万不要看轻物质财富的作用,到底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透彻。而在透彻理解两者之前,过早否定物质财富的作用,可能会遭到反噬;或者轻易成为物质的牺牲品,或者成为进一步贪图物质财富的人。

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争执,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其胜负很难说。自以为倾向精神为主的人,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物质财富,如果有数量够大的诱惑,很可能抗拒不了。自以为倾向物质财富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精神。也许有一天,他会认识到,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有解决不了的精神问题。精神文化高度丰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物质财富堆积在面前,他也会弃之如敝屣,丝毫不动心。

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和提高。增加文化和精神的供给,增强软实力,将增进社会整体幸福的导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三、申论要求

(一)概括“资料69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述这段话给你的启示。(15分)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结合“资料3,分析一些青年人才“逃离北上广”的主要原因。(8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2.参考“资料1和“资料5中有关消费现象:①用一句话对“过度消费”作名词解释;②概括其特点;③指出其危害性。(12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50字。

(四)结合“资料”,就“富了以后怎么办”提出对策。(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wwW.91eXaM.orG]

(五)阅读“资料”,以“财富”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 考 答 案

(一)答案提示

1)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行业和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使不公平感增强,尊严感、满足感降低,导致社会性焦虑。

2)焦虑背后是物质匮乏和精神文明缺失。

3)南京路上好八连提供的启示:①增强拒腐防变意识,保持艰苦奋斗作风;②加强文化学习。

4好八连是个例,改革分配制度是关键:①按劳分配,注重公平;②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居民收入比重;③改革垄断行业分配制度;④规范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

(二)答案提示

译文:人们都尊崇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喜欢身体安适、饮食丰盛、服饰华美、色彩炫丽、乐音动听。都鄙弃贫穷、低贱、短命和恶名;都因身体不得安逸、吃不到美味、穿不上华服、看不见美色、听不到乐声而痛苦烦恼;如果得不到这些东西,都会大为忧愁和害怕。这样的身心状态真糟糕啊!

启示:(1)人们都喜欢富裕安逸,害怕困苦贫乏,因此要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2)财富分配不公会造成炫富愤富两种不健康心态,扭曲人们的价值追求;

3)保持人民身心安康要做到:①加强引导,节制欲望,提升品格;②合理调整收入分配,鼓励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战胜恐惧;③保障基本生活,尤其中低收入者生活,使他们摆脱恐惧。

(三)答案提示

1.1)政策限制多。北上广户籍、入学、购房门槛高。

2)生活成本高、压力大。房价高,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成功比例小,回报率低。

3)区域发展日趋平衡。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发展机会增多。

2.1)过度消费指超出自己的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一种消费,是一种扭曲的、不正常的消费方式。

2)特点有:价值取向混乱导致盲目性、冒险性、冲动性消费;受虚荣心驱使产生攀比心理。

3)危害性:败坏个人品格和社会风气;浪费资源;凸显贫富差距,破坏社会和谐,引发社会矛盾,导致仇富现象。

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引导教育转变这种奢靡之风。

(四)答案提示

1)保障富裕的可持续性:①合理运用财富,协调精神和物质财富关系;②保持创造性,继续增加社会价值。

2)传承、转化财富:①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②将个人财富转换成人类文明成果。

3)提高生活品质:①协调劳动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提升生活质量;②节制欲望,抵制骄奢淫逸,好逸恶劳;③加强文化学习,涵养人格,丰富生活;④提升个人修养和精神品格。

4)先富带动后富:①积极参与慈善事业;②关心社会发展,为更多人富裕创造机会。

5)平衡差距,促进公平:①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分化;②加大二次分配调节力度,让全社会共享财富。

6)完善保障制度,保证长远利益: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各方面保障全社会利益。

(五)参考范文

论对待财富的几个错误观念

--兼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如何对待财富?对此,东西方文化都不乏经典论述。中国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西方有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洒脱。这些经典的财富观都影响至深。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过于高调。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一味地唱高调和唯利是图都不是我们的选择,厘清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系才是关键。

--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获得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追求精神财富并不必然以充足的物质为基础。很多人认为经济是基础,物质是基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极端、片面的理解。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恰恰是马克思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那些腰缠万贯的资本家不过是历史尘埃。很多人追求赚钱,赚更多钱,但赚到钱之后呢?

当今中国不缺钱,反而是精神财富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个人、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精神财富的创造和追求已经迫在眉睫了。要引导各种收入状况的人,发动各个行业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中来。要形成全社会积极创造精神财富的良好环境和风气。

--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高低贵贱之分。

中国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这个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上海市公考申论B卷真题及参..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