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三)
2016-03-13 11:33: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传统既体现了对劳动创造财富的尊重,但也不乏迂腐成分。一些人,尤其一些知识分子,看不起追求物质财富的人。商人言必称利,往往受到鄙视和嘲弄。我们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仇富现象,仇恨的往往都是商人。但商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作用很大,司马迁就写过《货殖列传》记载商人的功绩。

我们要警惕财富观上的泛道德主义和唯精神论。不能轻视物质财富的作用,要给予物质财富创造者以正确评价。还要给人们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从而为国民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大力弘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优良传统,大力促进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要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和骄奢淫逸的错误财富观。

--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间没有绝对界限,能相互转化。

有很多人只承认物质财富,认为精神财富是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事实上,所有的物质财富最终都会指向精神。买名车、豪宅,实际上不是因为要跑多快,或者人比较胖需要睡大屋子,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其实,人的优越感并不必然需要名车豪宅支撑。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社会认同度高都能使人卓越,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对待财富,我们既需要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发扬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精神,还要大力弘扬我党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作风。努力协调好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上海市公考申论B卷真题及参..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