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用控制机制。”这句话其实是对神木县医疗新模式主要内容的概括,材料后面的内容也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例如,材料六第三段主要是为了说明神木县采用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推行“免费医疗”,这是政府履行公共事业义务和责任的表现。第四段介绍了神木组建专门机构进行医改,第五段介绍该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医改规则,控制过度医疗消费,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后面的段落都是进一步介绍如何控制过度医疗消费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如,第六段“设立政府向定点医院报销住院费用的机制”是为了控制过度医疗消费,第八段中采取扣留风险金的方式也是为了控制过度医疗消费;第八段到第十段则是为了说明,神木县建立医疗联网系统对全县定点医院进行动态管理,使医疗资源得到统筹整合和合理配置,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考生作答此题,可以把评审团对神木模式的评价作为骨架,然后将具体内容填充进去即可。
【答案提示】采用政府财政拨款方式推行“免费医疗”,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制度公平;在县卫生局设立专门内设机构,制定和执行医改方案,设立政府向定点医院报销住院费用机制以及采用扣留风险金的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建立全县医疗互联网系统对县内定点医院进行动态管理,促进医疗资源统筹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2.请根据材料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医在国内发展面临的困境?要求不超过350字。(30分)
【解析】作答此题需仔细阅读材料五和材料七,从中挖掘答题要点。对策是针对问题而言的,只有知道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就这道题而言,我们首先要找到中医在国内发展都面临哪些困境,从材料五中可知,中医面临缺乏创新、政府支持不够以及中医文化濒临失传的困境,从材料七中可知“中医药也面临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到材料七中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措施。
【答案提示】针对中医缺乏创新和特色医疗技术的困境,应吸收借鉴现代科学知识创新中医诊疗方法;设立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进行中医有特色优势病种的研究。
针对中医服务领域萎缩的困境,应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鼓励使用中药;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
针对中医人才匮乏的困境,应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
针对中医缺乏政府支持的困境,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支持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培养中医药人才。
针对中医文化濒临失传的困境,应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3.请参考以上材料,以“医疗保障与民生幸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条理清晰,字迹清楚,字数1200字左右。(50分)
【解析】给定材料中大多数材料都在谈中医问题,而第三题的要求是以“医疗保障与民生幸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考生可以在材料三中寻找作答思路。在这则材料中分析了“养生热”现象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医疗体制的不健全,另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医疗保障可以促进民生幸福,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则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考生可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由此展开论述。
【参考范文】
医疗保障与民生幸福
什么是幸福?根据时代的不同,幸福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前,人们认为能够吃饱饭就是幸福;而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早已远离了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日子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吃饱饭已经不能让人们感受到足够的幸福,人们对幸福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追求健康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不仅仅在于使其收入普遍增加,还在于使其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在于综合的幸福感的体验,其中就包括使人们能够病有所医、享受健全的医疗体系所带来的普惠。
近年来,“养生热”持续升温,李一、张悟本在人们追求健康养生的背景下迅速走红,以养生大师和养生专家自居,向人们传授所谓的养生之道。各种出版物和电视节目也将目光投向了养生市场,纷纷策划养生类选题,并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是什么催生了“养生热”?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笃信“大师”和“专家”的养生观点?一方面源于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国医疗体制的不健全。可以说,“养生”是在医疗条件达不到人们普遍需求及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的一种无奈选择。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为人们提供既便宜又便捷、又有保障的医疗服务,使人们病有所医,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因此,我们应从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入手提升民生幸福感。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民生幸福感,要让医疗费用降下来。看病贵,一直是人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动辄上千元甚至数万元的医疗费用让很多人都无法承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让医疗费用降下来,降到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要建立监督机制,对患者和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控制患者过度医疗消费和医院滥收费现象,对其进行监督和处罚;建立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加大政府补贴,由政府财政出资对患者进行补贴。唯有如此,才能缓解人们的经济负担,使人们看得起病,摆脱“小病拖,大病挨”的尴尬局面。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民生幸福感,要让医疗水平提上去。看病难是困扰人们的另一个问题,看病难的根源在于一些医院服务质量差、医疗水平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人们大量涌向服务质量好、医疗水平高的医院就医。因此,缓解看病难要从提高医疗水平入手。要统筹整合医疗资源,加大对中小医院、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培养,提高中小医院、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从而引导患者到中小医院、社区医院就医,改善大医院扎堆就医的拥挤状态。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能够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而保障民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应在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担负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让人们早日享受健全的医疗保障所带来的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