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6-03-13 12:32: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僵平均水平,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可我们消耗了多大的代价才换来这些发展。当前,我们已实实在在地遭遇着一个两难境地。

资料五

2008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显示,200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0.7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5%,能耗水平连续两年位居全国三甲。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占8.1%,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全省终端能源利用效率为55.6%,比上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全省圆满完成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成为全国率先全部淘汰立窑水泥的省份;吨钢综合能耗水平已位居全国第一,炼油、火电、合成氨等2种高能耗产品的单位能耗继续保持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一项“绿色”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加速改变浙江水泥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旧形象。20097月底,浙江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公司总经理陈华说:“我们一下从吃电老虎变成产电大户。”目前集团内部近一半的子公司共上马了18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如果全部建成,整个集团一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增加利润2亿元,减少18万吨煤燃烧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董事长姚季鑫说:“煤电成本要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约70%09年浙江省水泥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便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统计公报上显示,2009年以来全省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前三季服务业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对经济示增长贡献率达到67.4%。从用电情况 看,1~9月份,全省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下降了1.5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全社会用电比重则提高了0.82个百分点。由此实现结构节能约235万吨标煤。

2008年底,浙江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2%,风力发电量12768万千瓦时,增长162%。全省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2%,太阳能热水器产值80亿元,产量700万平方米,均占全国产量的25%,太阳能光热初步形成从工业硅生产到系统开发较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杭州临平节能环保产业园并网发电。

在杭州举行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小企业论坛上,来自省内外的几十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看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的前景。业界认为,我国目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市场在国外,经历国际金融风暴的洗礼,如何开拓国内市场、加快应用,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现实途径。

备战2010新能源车元年,吉利、万向、绿源等浙江企业纷纷抛出大手笔。目前从整车到零部件,再到电池技术,都有众多浙江厂商在研发和投入。097月,浙江众泰集团卖掉了第一辆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特点就是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大,以每年行驶3万公里计算、电动汽车将比汽油车减少2.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瓶颈,同时充电站等社会服务的完善也显得非常重要。”严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说:“现阶段光靠市场不会为新能源汽车争取到更多空间,政府一定要出台政策来提高整车厂的产量。”

资料六

随着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需求是多样化发展,家用电器大量普及、更新,居民生活用能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监测统计,20091~9月份,全省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8.7%。同时,全省汽车保有量在前两年年均递增19.1%的基础上,2009年前三季度又增加了55.7万辆,达到410.2万辆。预计2009年汽车增幅将超过20%,汽油用量将增加21万吨,折标煤30万吨。省能源监察队总工程师介绍说:“居民生活用能持续刚性增长将给节能降耗带来长期压力。”

浙江已逐渐进入“大众高消费时代”,浙江大学一位教授判断说,在我们的消费文化里,似乎有一种追求奢华的心态,如果我们走上美国式片面追求大房子、高排放车子的道路,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公益型促进网站“中国低碳网”的工作人员周琬君介绍道:“在欧洲国家,低碳的概念很流行,一些国家的产品上甚至标明它的碳排放量,作为人们购买时的一个参考标准。”

从半价购买高效节能灯到享受节能产品的实惠,浙江老百姓正逐步接受和青睐高效节能产品。095月,国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的家电产品。初步估算,实施该工程可拉动国内消费需求4000~5000亿元,每年可实现节电750亿度,相当于少建15个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减排7500万吨二氧化碳。

环保志愿者工李燕说,中国文化传统向来重视节约。在近年来经济发展之后,我们应当重携带这个传统,做一个更负责任的消费者。比如在选择消费品的时候,能否想一想它的能耗大吗?她是否需要更换?如果非要买车,在选购时不妨多考虑一下选择排放量小的汽车。另外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少用一次性制品,进行垃圾分类等活动,也都是节能减排、以小见大的好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球气候公民,每一个人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就能产生巨大的节碳效果。

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慢慢形成,他们不差钱,但追求一种简洁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网上出现了与低碳生活有关的族群,一个名为“低碳生活”的小组,旗帜鲜明地在主页上写道:“你今天减碳了么?”有的人认为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能尽可能接近低碳生活。

分析人士说,人类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确觉醒太迟、行动过缓,如果不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与思维方式,如果人类生存发展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态危机仅仅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但所幸,低碳这样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不过从认识到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越短,对地球、对人类越有益处。

作答要求

一、按要求谈谈对以下两句划线句子的理解(20分)

1.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奢侈吗?(根据资料一、二作答)(10分)

2.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显然是不适宜的。(根据材料三作答)(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简洁。每道小题字数分别不超过150字。(10分)

2)两道小题都答在答题卡第一题页面位置并写明小题号,两小题之间空两行。

二、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着一个两难境地”,根据资料四、五,根据情况对此进行分析。(30分)

要求:(1)指出其中矛盾并做简要分析。(20分)

2)提出化解的思路。(10分)

3)分析透彻、层次清晰、标书简洁。总字数不超过400字。

三、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以“‘后天’的拷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

2)结构完善、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申论答案

第一题:

1: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全世界共同的紧迫任务和每个人的责任。人类发展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会引发各种气候突变,自然灾害和疾病,进而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长久延续下去将会威胁全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化没有国界,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少部分人的事,无论贫富,能力强弱,每个人必须担负自已的责任。

 

 

2: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使用此类能源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气候变化,对化石能源进行价格补贴,使的我们在使用这些能源时很难感受到它的市场匮乏程度和环境成本,无法形成减少此类能源使用的价格压力,变相保护了对这些能源的低价使用,阻碍了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害的。

 

 

 

第二题:

我省工业化高速发展得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与缺乏能源的省情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之间形成矛盾。

浙江省人均能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日益紧张,开始出现“电荒”等能源不足状况,迫切需要节能降耗。同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浙江省必须减速少工业排放,但另一方面,浙江省已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大规模,高耗能项目建成投产:加之省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出台了大量刺激高耗能减排的要求之间矛盾非常突出。

应对矛盾的对策是:一,调整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耗。二,提升产业层级,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三,推广水电,核电,风电,光能发电和其他新型发电技术。四,出台政策大力推广电动汽车,节能灯等节能环保产品。

 

 

 

 

 

 

第三题:

“后天”的拷问

洪水,海啸,暴风,冰川融化,海水上涨,沙尘暴——近年来,这一系列频繁的气候突变,自然灾害,以及随之发生的疾病,生产破坏和环境危机,正在有力的警醒着人类要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改变。二百年来,通过大量消耗地球沉淀的化石能源。人类工业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别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渐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造成全球逐渐变暖,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生关生活的正常秩序,更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的确获得了繁荣。但继续这样的发展模式,明天,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如何发展?可以说,所有人都在面对这一“后天”的拷问。

为了应对这场“气候危机”,世办各国纷纷出台了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举措,不断倡导新型能源,低碳经济等发展路径。前不久,全球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为挽救气候变化做出了饶有成效的努力。然而,仅从大会成果有限这一事实即可看出,应对气候变化无法一蹴而就,在气个变化的博弈背后,是各国生存权,发展权的争夺。气候没有国界,发展却有国界。所有人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矛盾:一边是经济进步,人民富裕的要求,一边是气候变化的挑战:也都必须在这个矛盾中控索出一条保持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道路。

     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能耗大国,浙江是中国的经济大省,能耗大省,全世界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浙江发展的进程中。浙江省能源供应紧张,电力资源尤其紧缺,且面临,国家降低能耗的政策要求,节能减排压力逐年趋紧。但同时,浙江又步入了工业化的发达阶段,得工业发展迅速,高耗能项目不断增多,加之民从消费能力提升,汽车等高耗能产口不断增加,形成了能源消耗的刚性增长要示,这一矛盾决定了浙江必须在未来控索出一条“保稳”而“促调”的发展道路,逐渐达到低碳经济这一理想化的经济模式。这条道路具体来说要求:

首先,转变生产方式。一。宏观上调整全省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降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而降低整体经济的耗能需求。二,提升第二产业层级,广泛应用新型生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三,发展和推广水电,核电,风电,光能发电和其他新型发电技术,逐步替代伟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的环增多成本。

其次。

转变消费模式,一,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转变整个社会消费观念,并借助民众的自发力量,大力普及低碳消费理念:

二加强技术研发,辅以政府补贴和其政策优惠,在全社会推广节能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低耗能环保产品。转变消费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病已经严重影响我们未来的生存发展。只有真正建立起危机意识,逐步,彻底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坚定地向环保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变,我们才能够为浙江,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拱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通途大道。要实现这一理想,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已的贡献。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年浙江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