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满分100 分时限180 分钟
一、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述能力的
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50 分钟,作答130 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材料一:
1.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和松门镇是全国有名的虾仁生产地。记者在浙江台州温岭又发现,那
里的虾仁大都黄里透红,很是诱人,原来竟是“整容”过的产品。其实“整容”的工序并不复杂,
在一个煮虾的灶台上,记者看到了一盒红色粉末。老板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用的染料——粉红。他干
了十年了,加的都是这个。
据记者的调查,浙江温岭市石塘镇、松门镇一带的南塘村、后纱村等地的农户多年来一直从事
虾仁的生产销售,已经形成比较庞大的产供销一条龙网络。记者先后走访了10 多家虾仁加工户,
几乎每家都在使用着红色粉末或是红色的液体。虾仁加工户告诉我们,染虾用的颜色是从镇上的商
店里买来的。记者随后在松门镇的这家五金化工店,很随便地便买到了虾仁加工户们所用的那种红
色粉末,并将这种红色粉末送到了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检测,还请教了
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得出的结果是:这种红色粉末学名叫“亮藏花精”,俗称“酸性大红73”,是
一种黄光红色粉末,主要用于木材的染色,还可用于羊毛、蚕丝织物、纸张、皮革的染色,塑料、
香料和水泥的着色,还可以制造墨水。溶于水呈红色,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专家还告诉我们,这
种染料吸附性强,色泽牢靠,是含苯环的偶氮化合物,有强致癌性。
市场里那些看上去色泽诱人、他们称之为“好看”的虾仁究竟染过色没有?记者希望找到市场
管理人员寻问,但是,在周二这样一个工作日,记者在松门水产品交易市场转了一上午,一直没有
看到市场管理人员的身影,而市场里设立的一个“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记者先后去了三、四次,
也始终空无一人。
2.据介绍,自今年年初开始,某市农业检验监测所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在全市各
地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农批市场随机抽取蔬菜样本共934 份,检出超标样本204 份,超
标率达21.84%。其中,在生产基地抽检蔬菜样本351 份,超标率为24.22%;在农贸市场抽检样本
380 份,超标率为24.21%;在超市抽检样本181 份,超标率为14.36%。据悉,在超标的品种中,
叶菜类为24.14%,瓜果豆茄类为13.16%。叶菜类超标较多的品种主要为上海青、菜心、白菜、芥
菜、通菜等,瓜果豆茄类超标较多的品种主要为豆角、苦瓜等。
3.“我吃东西时也担心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郑彼英日前面对央视记者如此坦言。“不只是老百姓,我每天也同样担心吃到问题食品”,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孙波说。
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人们都在问。
据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透露,2003 年第三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对北京、重庆等省市44 家生产
酸乳饮料产品进行抽查,有三分之一的产品不合格。其中21 家中小型企业的21 种产品,合格率只
占57%。去年曾对全国6000 家食品加工厂调查,有64%的企业食品产品出厂不检测,25%的企业没有检测标准和执行标准。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丁晓雯说:现在食品企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形同虚设,只需一间房、
两口锅就可办食品加工厂,很多黑窝点压根就没有想到要注意食品卫生。
4.太平街市场是安徽省蚌埠市最大的瓜子批发市场,这里销售的瓜子品种繁多。一家摊主介绍,
这些瓜子都是当地加工,与其他地方生产的瓜子相比,卖相好,颜色鲜亮,而且不容易受潮变软,
所以一直卖得很好。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为了降低成本,部分厂家用工业盐炒起了食用瓜子;为了让
瓜子保持鲜亮,商家加入了从石油中直接提取的工业石蜡。
上海市炒货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恩国告诉记者,瓜子生产的门槛较低,科技含量低,目前全国瓜
子生产企业有5000 多家,造成行业内良莠不齐。据其介绍,这些被曝光的厂家没有一家是行业协
会会员,就炒货行业协会内的会员企业来说,不会发生用滑石粉、工业盐、明矾等添加剂加工瓜子
的情况。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顾振华告诉记者,炒货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究竟是添加了食品级原料,还
是添加了工业级原料,在成品中很难监察,市民也很难分辨。本市的大超市、大商场等正规渠道进
货前,必须先索证、验证,要求加工单位必须有相关《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因此,
这些渠道的食品检查纳入常规监察,严格堵住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的可能。而街头小贩比如马路游
击队等,推着手推车,看见执法人员来了就逃,他们用什么添加剂就很难说。建议市民选购瓜子等
食品应去正规大超市,同时认准诚信企业、诚信品牌,食用时才比较放心。
5.我国早在2002 年8 月1 日起就开始实施食品市场准人制度。然而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制度
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
商务等将近10 个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百万之众。多头执法使很大一部分
力量在相互推诿中消耗掉,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个杀猪的”、“十几个执
法的治不了一个造假的”,诸多怪现象屡见不鲜。
6.对于存在着添加剂超量的问题,添加工业用的原料问题,农药残留问题,还有一些生产环境、
生产环节上不符合要求问题,过期的食品问题等严重安全隐患的食品,百姓一是提心吊胆,二是无
可奈何。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食品安全的事几乎百分之百提到的都是要求制定《食品安
全法》,希望通过这个法律的出台,有关部门,如质检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能够协调统一的
进行管理。代表们提出要加大执法力度,有一个委员说: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
那按投毒案进行处理。他说的力度是非常强的。据了解,今年有可能是在准入制上抬高门槛,让不
合格的产品在没进入市场之前先让政府把一道关。
7.要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就得从最深层的观念人手,然后在这基础上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食品
安全监督法律与条例,确立食品安全标准,并严格监督与保证这些标准严格执行,并通过种种渠道
宣传介绍这些食品安全标准,从而提高民众对污染与劣质食品的识别能力。如果能够通过制度利益
的激励与约束、通过媒体对劣质食品的追踪及政府的有效监督,食品安全危机就会慢慢地化解。
材料二:
1.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矿、小煤矿的安全生产,都有很多很严厉的规
章制度,几乎每次重大事故后都会公布一些关闭的名单。但每一次新的事故发生时,我们又经常会
发现,不少发生事故者其实就是上次或以前被公布的关闭者。从后来公布和调查的情况看,其实很
多被关闭者要么是关了几天避避风头后又继续开工,要么是根本就没有关闭而一直就在开工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事实?是什么人有这样的胆量和能力敢于而且能够对政府“严令”如此置若罔闻?《中国经济时报》的报道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在郴州市集中执法后,15
日“突袭”与郴州毗邻的衡阳市所辖的耒阳市,发现非法小煤窑不仅没有按有关标准关闭,有不少
还在红红火火地生产。令人惊异的是,少数乡镇干部千方百计为非法小煤窑和煤矿违法生产找理由,
三都镇企业办主任兼煤炭管理站副站长刘某某自己就是矿老板,他的煤矿也在违法生产……
2.2004 年10 月20 日22 时47 分,河南新密市平陌镇的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
故。当时,井下有作业人员446 人。事故造成148 人死亡,32 人受伤。事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副局长孙华山表示,本次事故为本年以来最大的一次。11 月28 日陕西省铜川市陈家山矿难创
造了中国40 多年来煤炭行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新记录:166 人,鲜红的数字直接将“最大”改写。
3.今年2 月14 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欢快之中,从辽宁阜新传来噩耗,孙家湾煤矿发
生特大瓦斯事故,214 个生命就此葬送。这是继1958 年大同矿难以来国内最大的煤矿事故。3 月17
日重庆奉节县新政乡苏龙寺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发时井下共有20 人在作业,截止到3 月18
日,共找到19 名遇难者,还有1 人下落不明。3 月19 日,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细水煤矿发生
爆炸,井下49 名矿工被困。爆炸还波及到邻近的康家窑煤矿,井下20 多人被困。截止到28 日两
处小煤矿遇难人数已上升至72 人。
4.短短150 天,五起矿难,600 多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而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供
的资料显示,2004 年全国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3639 起,造成6027 人死亡。据悉,在去年中国采矿
业的爆炸、透水、塌方和其它事故中丧生超过6000 人,这占到同年世界矿难死亡总人数的80%以
上。
5.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整个“九五”期间和“十五”前两年,
全国原本没有开工建设新井,煤炭工业一直负重爬坡,历时数年的买方市场行情,使广大煤炭企业
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很多煤炭企业基础工作严重削弱,矿井抗灾能力普遍下降,国内具有安全
保障的煤炭生产能力仅12 亿吨;而步人新世纪,经济持续增长拉动对能源尤其煤炭的需求。煤炭
需求快速增加,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增大。统计资料显示,从2002 年以来,原煤的产量每年
都在创历史新高,2002 年达到了13.9 亿吨,2003 年就高达16.67 亿吨,
2004 年的数字竟是19.56 亿吨,这意味着缺乏安全保障的煤炭产量越来越多,全国煤矿安全欠
账已经达到500 亿元左右。
6.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也是矿难发生大国。而当前中国煤炭安全生产现状与世界一些发
达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据美国、澳大利亚的专业机构披露,近年美国的煤矿,一年死亡人
数大约在30 人左右;澳大利亚更为领先,创造了全年煤矿开采零死亡的全球新记录。据悉,美国
现有《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它要求所有企业主必须参加安全技术研究和矿工安全培训,而对
违章行为的调查和处理非常科学。如任何煤矿发生3 人以上的死亡事故,当地的联邦及州政府安全
监察员不得参与,须由联邦从外地调派安全监察员到出事矿井进行事故调查。澳大利亚要求州政府
每年按比例拿出资金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状况,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等近两年的拨款都在1400 万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审批矿山安全与监察局财务预算,2000 年为2.28 亿美元,此后每年都有增加。
7.中国地质大学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理论专家组成员罗云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有
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但具体落实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他认为,矿难的原因分析起来
很复杂,但归结到关键的一点,是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很多经营管理者和一些矿工,对安
全投入等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矿主认为“死得起伤不起,预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罗云说:“我们还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
8.一些专家认为,反思不能停留在技术性层面。他们说,当下中国的能源工业仍在传统的老工
业模式下运行,粗放型开发、无序性开采,生产技术手段落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原本滞后的
安全生产规则还常被突破。治本就要使能源工业走新型的工业化之路。
所谓新型工业化的能源工业,要求对能源开发保持高度的谨慎态度,实行保护性限量开发,逐
步剔除所有没有生命保障的开发项目和开采企业,甚至要对高瓦斯的煤矿或含毒气的油气井进行长
期封存。同时,建立生命优先的能源企业生产原则,对达不到现代化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停产改进。
9.自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这孙家湾煤矿算是记者见到张贴标语最多的地方了。墙上有,
门上有,黑板报上有,到处都能看到标语。当然,内容已不是关于“革命”和“斗争”的了,基本
上都是强调“安全生产”的。记者随手记下了十几条,在这里摘录几条:“亲人盼你平安归来”;“以人为本、安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