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制度,严把入口关,选择最为适合的企业进行经营。
第四题
例文1: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1977年,联合国召开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1993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10年3月22日,全球迎来了第18个“世界水日”,联合国将本次“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这表明了水资源安全管理是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人口急速膨胀,工农业生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一发展不仅使得全球用水量飞速增长,而且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88%的疾病可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或缺乏必要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世界水日”的致辞中就指出,因饮用不卫生的水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包括战争在内等一切形式的暴力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因此,保障水资源清洁,便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并解决的课题。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手段实现水资源保护,防止水污染情况持续发生。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各国政府可开展积极、广泛的宣传活动,以增强本国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各国政府可以根据本国自身国情,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营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法律层面上规范政府、社团、企业、个人等的用水行为。
其次,从各类非政府组织层面来讲,它们虽然不能以法律、法规等形式来严格规范公众及政府的行为,但是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可以起到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可以为政府提供帮助,帮助其以多种形式宣扬水资源清洁、保护的相关政策;可以为民众请愿,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反馈,促进其早日整改。
第三,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因此,都有义务为保护水资源清洁贡献力量。最基本的就是从个人做起,节约用水,规范处理生活污水。同时,每位公民都可以积极监督当地企业、机构的用水行为,对于水资源污染情况,发现一处、举报一处,坚决抵制污染行为的存在,监督企业、政府行为。
总之,保护水资源清洁事关人类生存大计,也关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保护水资源清洁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关注水质,保护水源清洁,共同创造健康世界。
例文2: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政府机构很早便意识到了进行水资源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便将每年的7月1日至7月7日定为“水法宣传周”。随着“世界水日”的确定,从1994年起我国将“中国水周”起讫日期改为3月22日至3月28日。2010年,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中国水周”,本年的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释了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全球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同时,我国其实是一个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排在世界的前五位,但算人均值的话,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因此,如何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休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鉴于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现状,无论是政府机关、社团组织还是企业个人,都需要培养节水意识,在办公、生产、生活过程中,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二,改变用水观念,增加二次水利用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改进技术、设备,加大对于污水的循环处理、利用;对于家庭来说,可以一水多用,比如将洗衣做饭用的水储存起来,用于厕所冲洗,同时,提倡家庭中购买中水,有效节约清水资源。
第三,增加清水资源储备量,进一步优化水质。这部分工作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条款等措施,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净化水源,强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达标活动,预防水污染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第四,加强水土保护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护水意识。政府、家庭要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从孩童抓起,在学校、家庭中培养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醒他们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观念在每一个单位、个体内扎根。
总之,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事关国民生存大计,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达标、保障水资源充足是政府、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现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