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6年宁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B卷)Word版(二)
2016-05-09 21:41: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部讲,只要多与群众商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针对某镇一段停工多年的路,当被重新提上日程后,沿路群众有的希望把路降一级,有的则希望垫高一级,意见不统一。面对这一状况,某镇依规迅速决定召开听证会,一户一人,少数服从多数,每人都要签字。规则定下来照章执行,不仅解决多年遗留问题,大家也心服口服。


  面对脱贫攻坚重任,虽然干部们不少想法还只是打算,付诸实践还有一个过程,同时想要干成事未必那么顺利,但干部们已经处于想干事的状态,关键是干劲上来了,有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一县级领导说,不干事,上级不允许、群众也不允许,不能因怕出事而不干事,满足于当“太平官”。


  今天,无论是脱贫攻坚任务,还是决胜全面小康,都等不得,拖不得,更耗不得。因此,各级干部务必懂得,干部有干头,群众才有盼头,必须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反之,则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如何对得起百姓?这是一本良心账,更是一本民心账,值得我们好好算一算。


  作答要求


  1.请阅读给定材料1,根据出当前我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2.请根据给定材料23,提出加强我区乡镇干部自身建设的建议。


  要求:观点明确,建议可行;语言简练,有针对性;不超过200字。


  3.请结合给定材料45,以“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为题,起草一份交流发言稿。要求:只写出主要内容,不需成文;观点准确,措施可行,语言简洁,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4.假如你是一名乡镇干部,请参考给定材料56,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认识到位,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方言流畅;1000~1200字。

第一题:

  

  【参考要点】

  

  1.管理机制不健全。干部编制、工资、考核在县直机关,工作在乡镇,乡镇对站所干部出具的考核鉴定意见流于形式,导致管用脱节。

  

  2.乡镇权责不匹配。乡镇权小责大,有责无权现象较为突出。

  

  3.乡镇人才留住难。目前乡镇干部流动性大,留不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

  

  4.乡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作风仍需加强。一是客观上与群众有距离,工作被动。二是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普遍,作风漂浮、上进心不足。

  

  第二题:

  

  【参考要点】

  

  加强我区乡镇干部自身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狠抓学习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二是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服务三包、包村入户等制度串联起来,激发干部为民服务动力。

  

  三是设置科学绩效考评机制。推行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相结的“三级联评”机制,促进党员创先争优。

  

  四是严格监督管理。建立“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要问责”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题:

  

  【参考要点】

  

  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必须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从了解社情民意、宣传动员群众、抓好基层党建、帮助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培育农村新风等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搞清“为谁扶贫”。必须搞清楚扶贫对象,掌握精准扶贫识别方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劳动力强不强”。

  

  第二,明确“谁去扶贫”。从班子建设入手通过化解矛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级议事规则等办法,解决难点村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等问题。

  

  第三,学会“怎么扶贫”。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因地制宜;三要首先解决资金问题。

  

  第四题:

  

  【参考例文】

  

  扶贫更需扶志

  

  肩负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以期减少贫困人口,共同迈入小康大门。然而在扶贫工作中,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政府扶助而非个人努力、滥用扶贫款项等问题屡屡出现,导致扶贫工作周而复始。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扶贫工作要想成功不仅要“输血”,更需扶志“造血”。

  

  扶贫输血可治标。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看其最高水平,更要看其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东、中、西部还有很大的差距。扶贫物资,对于帮助贫困地区致富,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但是,现实中,贫困人口更多注重的只是扶贫工作的送钱送物,认为只要钱物一到帮扶就完成了任务。送钱送物固然能解被扶者的燃眉之急,能从心底给帮扶者以温暖和慰藉。然而,帮扶者送钱送物的目的绝不止于此,而是希望送去一些钱物后,能激发帮扶者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希望他们从中能积极寻求致富的“根”。

  

  扶志造血才治本。“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这是李先念同志生前的嘱托。对贫困户来说,有的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的“资源型贫困”,有的是因为缺少技能的“能力型贫困”,有的则是因为家庭成员多病的“因病致贫”,还有一种就是缺少志气、好吃懒做的“失志型贫困”。这些贫困村、贫困户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或越扶越穷,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精神,一种理念,那就是“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古语有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唯有扶起贫困人员的“志”,才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才能使扶贫工作更见效,也更长效。

  

  脱贫致富需要标本兼治,输血更造血。“授人以鱼”要与“授人以渔”相结合,物质扶贫要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在扶贫过程中,我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帮助贫困人员改善生产生活,但这仅仅是外因,而扶志才是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从贫困的长远和未来考虑,唯有把送钱送物与扶志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摆脱贫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过上幸福美好的富裕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使整个国家“脱贫”,傲立于发达国家之林。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