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组400多口人居住在离化工园区最近的地段,这里与化工园区仅相隔一条马路。据村民介绍,这里距最近的化工厂只有两三百米远,“空气中常能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不少人家门前菜地里年年都能收获的大白菜如今一种下去就死”。一位马姓村民说,自园区内的工厂陆续建成后,这种恐慌就一直在心头挥之不去,“园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整天让人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 2007年11月27日上午10时11分,位于园区内的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元。2010年11月23日上午,园区内的一个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漏,导致下风向某公司30多名员工中毒。 2011年2月10日凌晨2时许,有人通过微博等发布消息,称“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厂即将发生爆炸”,陈家港、双港等镇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并离家外逃。一村民说:“我们一家4口跟着车流一起往南跑,路上看见好多拖拉机拉着满车人,车里有人裹大衣、有人裹被子,摩托车、电动车也很多,还有人步行背着蛇皮口袋的……真跟电视上逃亡的场景一样。”恐慌甚至蔓延到距化工园区100多公里外的市区。一些市民接到亲戚的电话后立即出逃,甚至有人开车逃往300公里外的省城。据说,加入逃亡大军的涉及陈家港等4个乡镇的30多个行政村,超过1万人。凌晨4时左右,由于下雪,天黑路滑,双港镇8组一辆10多人乘坐的农用车滑入河中,当场2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送至医院后,又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更多的村民反映,一些人在混乱中严重受伤,另一些人财务丢失或被盗。
作答要求: 一、请结合给定材料,谈谈你对给定资料1中提到的“网络舆论既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2—5”,概括政府部门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主要经验。(15分) 要求:内容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10”中提到“化工厂即将爆炸”的传言,由此引发了一起公共事件。假如你是该市市政府值班室的负责人,在你接到有关情况报告后,请你拟制一份应对该事件的处置意见,供市政府领导决策时参考。(25分) 要求: 1.写出处置建议的内容要点; 2.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3.处置建议要恰当、可行,有针对性; 4.不超过400字。
四、网络传播时代使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话语权,拥有了通过网络直接影响社会,甚至影响国家形象的巨大能量;同时网络也为传播低俗文化,违法违规和侵犯公民权利的信息提供了空前的方便。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围绕“网络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鲜明,分析深入; 2.表达简洁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