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钟楼,是古城西安在地理、区域和文化意味上的中心。从这里辐射南北的一条主干道,是西安人常说的“中轴线”。
14日下午,记者从钟楼出发,沿着南大街一路南行,穿过古城墙的南门,上了长安北路,最后到达南二环与长安路立交交叉口。当记者走进老城区的街巷,东起端履门、西至南大街的东木头市双向两车道的路面上,不到700米的路程,密密麻麻的井盖却有近60个,一路驶过,少不了一番颠簸。
机动车道如此,人行道又如何呢?记者来到咸宁西路与东二环交叉口,在西南角的一段人行道上,两个一列、东西并排的一连串密密麻麻的井盖构成了一组“奇观”——短短50米的人行道竟然有29个井盖。
17日中午,记者又来到了北京市朝阳区红庙十字路口,往东、南、西、北各走了100余米,发现这个路口竟然有475个井盖。
记者又从红庙路口向西出发,开始数人行道、辅路和主干道上井盖的数量。前行500多米走到小庄路口后,发现我们已被无数的井盖包围了。井盖上印着“污”、“电”、“雨”等各种各样的“身份”。有的是十多个依次排列开来,有的是大小不一、没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记者又来到金台路,发现这里井盖数量和排列杂乱的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密集且分布毫无规律的井盖,影响市容是小事,关键是带来了极大的管理难题和安全隐患。由于井盖丢失、破损、翘起等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
资料3
华北某省会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约15万个井盖分别属于供水、排水、热力、电力、通信等五大部门,由20多个单位负责管理。据统计,每年因各种原因丢失的井盖约两三千个。如果不能确认产权单位,要修复一个“无盖井”最快也需15天。“部分单位只管建,却不管后期养护。”
华南某省会城市有各类井盖约100万个,主要属于通讯类、供水类、排(污)水类、燃气类、供电类、省(市)有线电视、供热、监控设施等八大主要行业、数十家权属单位及众多使用单位,市城管委一位工作人员坦承:现在对于城市窨井井盖的管理“有点乱”。
东北某市市民刘先生租了一间门市房,门市房前的一口窨井半个月前井盖坏了,刘先生四处联系管理单位,结果联通、电信、电力、供暖公司等单位均称与己无关,这让刘先生很无奈。“这口井应该不是下水井,但也看不出是哪个部门的井盖。”刘先生说。由于这个井口处在自己门市房的正门前,井盖坏了影响了自己生意,所以他才想到要找有关部门来维修。“可从3月15日开始到现在,前后打了不下20个电话,这些部门都说不是自己的井。”据刘先生讲,其中联通和电信公司接到他的投诉后,先后派人到现场进行了检查,最后确定不是自己部门的井,而其他几个部门根本就没有派人来看过。“晚上的时候那么黑,谁走到这儿万一掉里头咋整,到时算谁的责任啊!”刘先生想问问。无奈之下,3月24日上午,刘先生只好自己掏钱买了个井盖,找朋友帮忙安装上了。刘先生说,他买井盖花了120元钱,钱倒是不多。但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规定,是哪个部门的井,那么在井盖上就应该有哪个部门标志,这样责任分明,出了故障,市民可以尽快找到责任单位。
资料4
2013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专门就3月22日长沙女孩落井事件进行了讨论。
白岩松:发生在湖南长沙的这起事件不是孤立的,往回倒几年的话,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累加在一起的话,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同时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小小的井盖却非常复杂,一个井盖有市政、供电、煤气、自来水、热力、电、网通、移动、电信、交警、公交、园林等15家责任产权单位,这还是一个媒体报道的,有的地方可能会略多或者略少,但是“多龙治井”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某:长沙的“3•22事件”我一直在关注。据估计,井盖有可能存在设计的问题,如排水能力的预测不足,也可能成为施工过程监理、验收不力,井盖移位、丢失,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和补救处理。从前窨井坠人事件,包括时有发生的其他地下管线安全问题,我认为更能够进一步地暴露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层面上存在的严重缺失或问题。我曾多次呼吁加强监管和责任落实,采取必须的技术措施,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不至于出现事故陷阱、隐患。
白岩松:李秘书长,现在很多人说,我们的面子越来越漂亮了,我们地上的建筑也来越漂亮,但是里子和地下非常的让人担心,老化、欠账很多,您最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您害怕不害怕、担心不担心?
李某: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跟大家一样,我一直在行业内呼吁,我们不应该只关注我们看得见的工程,更应该关注我们虽然看不到但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城市安全、城市人民生活,生产安全的地下管线问题。
白岩松:其实简单的一句话就是面子的事能不能慢一点,里子的事能不能快一点;地上的事能不能慢一点,地下的事能不能快一点。不过长沙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很多城市在想办法,我们首先应该去解决什么样的事情,应该从哪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