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马克思
-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由谁提出来的?()
A.马克思
B.凯洛夫
C.亚里斯多德
D.杜威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性质和发展方向
- 2、 改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项是
A.内容和手段
B.结构变化
C.规模和速度
D.性质和发展方向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个别差异性
- 3、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条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青年期
- 4、 人的社会化在哪个时期基本完成?()
A.少年期
B.青年期
C.幼儿期
D.成年期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 5、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学
- 6、 在学生的发展中,哪一个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
A.小学
B.中学
C.大学
D.幼儿园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社会中心课程
- 7、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矛盾,课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
A.活动中心课程
B.实践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研究中心课程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课程设计
- 8、 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而制定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是:()
A.课程设计
B.课程文件
C.课程计划
D.课程活动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9、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标评价模式
- 10、 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DIPP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思维力
- 11、 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像力
D.思维力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谈话法
- 12、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备课
- 13、 什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上课
B.备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综合型策略
- 14、 不是因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开展的教学策略师:()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综合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社会德育
- 15、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
A.网络德育
B.社会德育
C.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德育内容
- 16、 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称为:()
A.德育过程
B.德育方法
C.德育形式
D.德育内容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17、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是德育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英国
- 18、 “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放任型
- 19、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是属于哪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溺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