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案解析: 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同,所以在德育工作中,应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作为突破。
2、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写教案是在对教材、学生、教法掌握之后,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法要求,对整个教学的一个整体设计,因此它是备课的一项_T作,但不是全部。
3、备课就是写教案。(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学方法不只是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4、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学生有向师性和依赖性,但他们并不是对教师的教育完全盲从,他们有主观能动性,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5、学生因知识经验的贫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6、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关键期就是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7、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无论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多么巨大的影响作用,它都不能凌驾于政治经济制度之上去发挥作用。
8、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教育可以决定政治经济的变革。(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题干所阐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9、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目的。
10、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但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对 错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定是教育制度的主体。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制的建立为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答案解析:
1、学校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答案解析:
2、校园文化
参考答案: 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答案解析:
3、遗传素质
参考答案: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答案解析:
4、广义的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答案解析:
5、研究能力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我国80年代以来,随着有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初步明确了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从有关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看,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1)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2)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3)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答案解析:
1、我国对中小学生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参考答案: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答案解析:
2、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该说是两回事,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答案解析:
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书本知识的系统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答案解析:
4、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主要的优缺点?
论述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在于:1.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2.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如果承认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3.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答案解析:
1、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有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