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列》
45.不良行为在班集体中得到抑制属于班级心理的( )作用。
A.规范 B.相容
C.舆论 D-凝聚力
46.教师要钻研教材并达到“懂”“透”( )。
A.“通” B.“明’’
C.“化” D.“理”
47.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地位的提升,教师(.)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的前提。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法律地位 D.专业地位
48.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最经常、最普遍的方式是( )。
A.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49.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体验性 D.问题性
50.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
方法叫( )。
A.实习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读书指导法
5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提高( )的使命。
A.公民素质
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素质
5 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54.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A.主题班会 B.主题晚会.
C.晨会 D.主题讨论会
5 5.新课标提倡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模式的是( )。
A.平等模式 B.合作模式
C.授受关系 D.管理模式
5 6.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进行考核的部门
是( )。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C.当地教育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5 8.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 )。
A.行为上的体现
B.在意志上的体现
C.在信念上的体现
D.在意识上的体现
59.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60.( )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c
A.爱岗敬业 ,
B.爱国守法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6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映出师生的关系应具备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 B.教学相长
C.民族平等
D.密切融洽
6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
生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A.学生会 B.当班干部
C.班集体 D.学习小组
63.在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时,教师主要考虑的是( )。 ,
A.动机理论 B.归因理论
C.最近发展区 D.成就理论
64.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成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
情心,二是教师的( )。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
65.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6.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 )。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实验研究法
67.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B.班风纪律学生
C.教师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68.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形式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69.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所写的内容中最重要的应该是( )。
A.思得 B.思效
C.思改 D.思失
70.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往往不在于学历的高低,而在于( )。
A.教师的人格魅力
B.教师的主动精神
C.教师的教学机智
D.教师的人际关系
7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 ),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A.延伸和扩展 B.基础和补充
C.延续和补充 D.基础与延续
7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合作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7 3.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 )。
A.智力活动 B.社会活动
C.教学活动 D.科学活动
7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和谐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好课
75.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可抗拒诱惑因素,
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