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发现法、研究性学习法。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75.【答案】ABCD。解析: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评价的根本目的
在于促进发展;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
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
体间的互动;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
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
76.【答案】F。解析: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1 63 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产生。所以二者不
同步。
77.【答案】T。解析:“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
7 8.【答案】F。解析: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二者并不冲突,全面发展是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个性
发展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故二者并不矛盾。
79.【答案】T。解析: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这种服务或产品是每个人全面发展
身心,实现自我价值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服务或者产品不能以营利为直接目的,不能通过市场来
实现其价值。
80.【答案】T。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
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外在表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8 1.【答案】T。解析:评语要有意义,使学生看后既有所触动,感到自己不足,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希望,振
奋起来,努力向上。
82.【答案拉。解析:班集体的发展阶段有多种说法,但本质基本相同,如:三阶段说(初建阶段、初步形成阶
段、建成阶段)、四阶段说(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或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
期)等,班从组织上建立起来,班的核心是班主任,班集体对班主任依赖性较大,不能离开班主任的监督独立执
行任务,属于第一阶段组建阶段。
8 3.【答案】F。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
样的教育活动,并非所有的教育活动。
84.【答案】T。解析:小组活动一般都是有计划、有目的,而且有固定的辅导教师、有专门活动场地、有固定活
动时间。指导教师一般由校内教师担任,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和技术专长人员担任。
85.【答案】T。.
86.【答案】F。解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
87.【答案】T。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8 8.【答案】T。解析:教学过程是师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基于生命的勃发与律动,同时
也感知着和证实着生命的内涵与意义。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感知生命、了解生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
命,初步形成对生命的爱护和保护意识,点燃学生尊重、赞美和关爱生命的天性,做到物我两分、享受生命、热
爱生命。
89.【答案】F。解析: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另lJ是人才
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
90.【答案】T。
9 1.【答案】T。解析: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二基
础性发展目标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
学习能力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92.【答案】T。解析: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它可以
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
93.【答案】F。解析: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能学、会学’具体教学程
序为先学后教。(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
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
作出相应的调适。所以此时教师已不再是主导者了。
94.【答案】F。解析: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主要是教师素质评价和教师行为评价。教师素质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
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行为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是教师评价的
主要内容,同时,也要通过考察教师的基本素质来判断整体教学行为变化特征。
95.【答案】T。解析:新课改强调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材料分析题
96.【答案】BCD。解析: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体现了信息化,搭建终身
学习“立交桥”体现了终身化。
97.【答案】ABCD。解析:全校学生参与的“童心课堂’’‘‘童趣社团’’‘‘童真沙龙”等系列教育活动,体现了面向全
体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好学、乐学”说明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98.【答案】ACD。解析:题干中列举的多种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互相访问、
QQ群、微信群、家长委员会等,实现了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这些平台对学生给予立体性的关注,推动
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
99.【答案】ABC。解析:教师倾听学生的想法,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做到了民主平等。
1 00.【答案】ABD。解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顾老师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情(班级留守儿童较
多的状况),展开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产生了归属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0 1.【答案】ACD。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
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
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的主角是教师,教师自身同
时充当故事的叙说和记述者,教师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形成教师的自我认识,促进教师的自
我建构。叙事研究是一种发展方式,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的方式,使教师在自己的故事中成长。
1 02.【答案】BCD。解析:学生是目标的行为主体。
1 03.【答案】ABD。解析:课程资源只有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所以课程实施水平
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A正确。课程资源是
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是课程的要素来源,B正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
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
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C错误。校外课程资源起辅助和补充作用,D正确。
1 04.【答案】ABCD。解析:体育老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了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ABCD都正确。
1 05.【答案】ACD。解析: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
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材料中学生自主合作朗读,体现了主动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
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材料中学生角色扮演体现了体验性。问题性指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
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材料中让学生从“小”故事体会出了“大”道理,体现了问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