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6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6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66.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这种教学模式
为(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67.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心理学上称为(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68.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9.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70.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7 1.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顺序,正确的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72.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 3.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
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分加上“L"就组成了
“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老师运用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量力性
74.下列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75.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个别差异性
7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7.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7 8.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79.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8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
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8 1.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82.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8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84.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85.意识的( )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自觉性 B.能动性 C.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86.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 )原则。
A.正面教育 B.集体教育 C.知行统一 D.因材施教
8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 ),其次要抓好( ).
A.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8 8.关于形成性评价,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高
B.它不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评价,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
C.它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学习过程的评价
D.它侧重于问题诊断和教学反馈,而不是等级评定
8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9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和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和行是可以分开的
9 1.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