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3年某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word完美版附解析)(八)
2012-12-21 19:53: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学,提出一系列教育主张。他的教育学说被称为结构主义教育,他是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rq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
1、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并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 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是古希腊城邦制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教育类型。雅典教育的特点:实施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第一,斯巴达人把教育看作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第二,建立公共的国家教育机关以教育统治阶级的青年一代;第三,整个统治阶级对于教育问题的注意;第四,注意培养勇敢、坚韧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实施体育与军事训练;第五,国家注意女子教育。
3、 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资本主义教育特征:①在制度上推行义务教育,教育逐步普及,日趋大众化;②在学校类型上多样化;③在途径上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相结合;④在内容上实现了教育的科学性;⑤在形式上实施班级授课制;⑥在措施上学校逐步脱离宗教的控制,由于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的发展,贫富悬殊和种族歧视现象严重,不平等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
4、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5、 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1)独立性主要指人格的独立性和兴趣爱好与特长的独立性;(2)自觉性;(3)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集中表现。
6、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
7、 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问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课外教育工作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如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9、 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0、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1、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3、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 下一篇2012年某省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