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l小题9分,第2小题6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2)李某及个体户。(3)《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冈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人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于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答案解析:
- 1、李某有一女李敏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敏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1)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2)违法主体是谁?(3)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参考答案: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答案解析:
- 2、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