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一)(附答案)(十)
2013-01-17 13:33: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试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其结果做数量分析,可反复验证。
1、 试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条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技能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根据问题目标使认知活动或动作能有序并顺利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是通过反复操作练习而扶得的。
2、 技能彤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有如下特点: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和坚韧性、选择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
3、 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问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问的迁移。
4、 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横向迁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5、 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

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决纪律问题的最终日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包括有纪律问题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得以好好地学习。而不是要追究责任,让学生“就范”。
6、 解决纪律问题的最终目的是()。

A.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B.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

C.塑造学乍遵守纪律的习惯

D.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为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宁.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故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姒0,即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彤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8、 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家是( )。

A.中国的陶行知

B.美同的杜威

C.英国的培根

D.俄国的加里宁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察全面发展的含义。
9、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0、 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牛的发展负责

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

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略。
11、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是在( )中。

A.《礼记·巾庸》

B.《学记》

C.《朱子全书·论学》

D.《论语》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史可知。
12、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夏朝

B.殷商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略。
13、 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 )。

A.意识到的动机

B.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C.近景性动机

D.远景性动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习动机的不同强度随学习任务的难易对学习产牛不同的影响。学习任务比较容易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习任务难易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最有推动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14、 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 )。

A.很高

B.较高

C.较低

D.以上部不对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略。
15、 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线索依存理论

D.动机遗忘理论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下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