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一)(附答案)(七)
2013-01-17 13:33: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简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答案解析:
1、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1)利用家长;(2)排斥家长;(3)教师一言谈;(4)向家长推卸责任。    
答案解析:
2、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误区?
参考答案: 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牛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由此也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以学爿为主要任务。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第二,学生在教帅指导下学习。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学牛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活动。    
答案解析:
3、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应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2)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3)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4)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5)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    
答案解析:
4、教师课堂教学的目光分配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需要以实践为土壤,同时.理论义反过来指导实践。教育学原理也是如此,它对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儿方面:(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教育自觉并非天生,它来自于理论的教化以及在理论启迪之下的内在自觉。教育学原理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对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进行这种理论的教化,促使他们的内在反省,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活动的自觉程度。(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不同流派埘同一个教育问题做出的不同解释体现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要理解这种复杂性,除了靠亲身经历外,还要善于从当代的教育理论中获得大量资料。同时参与教育改革,也需要开阔自己的理论眼界。(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态度和信念的形成都与教育原理的获得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教育知识贫乏的人肯定是不热爱教育的人。教育原理的学习和研究,是形成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的一个入口或基础。(4)提高教育实践丁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无论是自我反思还是自我发展,在经验领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教育原理才能帮助教育实践工作者超越经验的限制,摆脱习惯的束缚,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教师的角色正从传递型的教帅向研究型的教师转变。教育原理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教师学习教育的基本问题和概念,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思考教育问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不同的教育观点对活。    
答案解析:
5、简述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的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日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次.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冉次,不同同家的文化背景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日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以此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牛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过低或过高、过轻或过难。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发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等。如果不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就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不能很好地培养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人是礼会的主体,正视人的主体性需求,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的教育目的,才更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才能对培养人的实际教育赋予根本的活动宗旨或活动追求。    
答案解析:
6、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以客观存在为依据,请陈述确定教育目的客观依据的主要内容。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下一篇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教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