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简答题
参考答案: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
- 1、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参考答案: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和同伴群体等。(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等。
答案解析:
- 2、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
参考答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一个连续的发展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一,认知发展的机制(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3)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4)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第二,认知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具守恒性。运算: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特征: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等。(4)形式运算阶段(1l~16岁)思维特征: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答案解析:
- 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