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过程体现的心理发展特征是_____。
A: 连续性和阶段性
B: 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2、单选题 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_____。
A: 前运算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3、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_。
A: 自主性
B: 主动性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
4、单选题 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_。
A: 80
B: 90
C: 100
D: 125
5、单选题 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6、单选题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_____的特征进行。
A: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 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7、单选题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的_____
A: 顺序性
B: 阶级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8、单选题 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9、单选题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_____。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0、简答题 小黎是初中二年级的一位女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个性很特别,在班上,她与同学的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名男同学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一次晚自修课上,她戴耳机听音乐,被值日班干部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们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连课本都不愿打开,甚至有时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等;做作业完全凭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读的书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常常通过写日记、看小说的方式逃避现实,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
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针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
(1)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转化她?
(2)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3)请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根据小黎独特的性格特征,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4)结合小黎等留守儿童的实际,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1、单选题 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_____
A: 形象思维
B: 动作思维
C: 辩证思维
D: 直觉思维
12、单选题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表现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一般称为_____
A: 心理异常
B: 不适应表现
C: 不良表现
D: 问题行为
13、多选题 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_____。
A: 连续性与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
D: 不均衡性
E: 关键性
14、填空题 按照维果斯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
15、多选题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
A: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 心理发展观
C: 内化学说
D: 最近发展区理论
E: 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16、单选题 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7、单选题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是_____。
A: 社会自我
B: 生理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理性自我
18、单选题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_____。
A: 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 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 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 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19、单选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新特征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取代旧特征,这体现了个体心理发展的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20、单选题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
A: 场独立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冲动型
21、多选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
A: 身心发展的平衡性
B: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D: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2、多选题 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应循序渐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有_____,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应因材施教。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E: 阶段性
23、单选题 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为_____
A: 关注自己的外貌
B: 关注自己的人格
C: 发现自我,关心自我存在
D: 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
24、单选题 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是属于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5、多选题 前运算思维阶段儿童的言语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的语言的表现形式有_____。
A: 重复
B: 内心独白
C: 独白
D: 集体独白
26、简答题 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27、单选题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_____还不成熟。
A: 感知能力
B: 注意、能力
C: 记忆能力
D: 思维能力
28、单选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_____。
A: 0-2岁
B: 2-7岁
C: 12-15岁
D: 7-12岁
29、单选题 小红知道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小红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0、单选题 个体在各个时期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特征是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31、单选题 小东去过小红家几次,就能画出具体的线路图,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_____。
A: 形式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感知运动阶段
32、单选题 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_____
A: 幼儿时期
B: 少年时期
C: 青年初期
D: 儿童时期
33、多选题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_____。
A: 性别差异
B: 年龄差异
C: 种族差异
D: 智商分数差异
E: 同龄团体差异
34、简答题 能力差异的类型有哪些?
35、单选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维果斯基
B: 巴班斯基
C: 凯洛夫
D: 杜威
36、单选题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儿童处于_____。
A: 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感知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37、单选题 进入中学后学生开始写议论文,他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属于_____。
A: 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感知运算阶段
38、单选题 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_____
A: 感知‐动作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39、单选题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40、填空题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41、填空题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发展又包括认知发展和____。
42、单选题 学习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_。
A: 1-2岁
B: 2-3岁
C: 3-4岁
D: 4-5岁
43、单选题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_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44、多选题 皮亚杰提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_____。
A: 成熟
B: 练习和经验
C: 社会性经验
D: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5、填空题 提出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并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____。
46、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_____。
A: 学前期
B: 青年期
C: 学龄期
D: 成年早期
47、单选题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_____。
A: 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 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48、单选题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
A: 身心变化
B: 机体变化
C: 心理增长
D: 心理变化
49、单选题 一般而言,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_____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50、单选题 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速度、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不相同,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_____。
A: 连续性和阶段性
B: 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