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
A: 《学记》
B: 《论语》
C: 《教育漫话》
D: 《大教学论》
2、单选题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_____。
A: 学习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3、多选题 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 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波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 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 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E: 从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向探究事物的本质发展
4、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_____。
A: 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 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 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D: 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5、单选题 加涅的学习理论中,能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是_____。
A: 智慧技能的学习
B: 态度的学习
C: 言语信息的学习
D: 动作技能的学习
6、单选题 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_____。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心理相容
D: 教学相长
7、单选题 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_____提出的。
A: 瑞士皮亚杰
B: 奥地利劳伦兹
C: 美国桑代克
D: 苏联维果斯基
8、多选题 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_____的评价。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材
D: 教科书
9、填空题 随着人类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近代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的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公立教育的崛起以及____是其巨变的重要表现。
10、多选题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实行特别的保护。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包括_____。
A: 残疾人
B: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C: 单亲家庭
D: 女童
11、判断题 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再造想象。_____
12、判断题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_____
13、简答题 一位青年教师讲余光中的《乡愁》,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老师不耐烦地说:“某某同学,你总喜欢这样钻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得了?”学生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得当,如果你认为不妥,请为他设计处理办法或策略。
14、简答题 师生关系
15、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_____。
A: 诊断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终结性评定
D: 发展性评定
16、单选题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件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这是观察品质哪个特征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_____
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精确性
C: 观察的顺序性
D: 观察的深刻性
17、单选题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___
A: 语义联想
B: 视觉联想
C: 关键词法
D: 谐音联想法
18、判断题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_____
19、判断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_____
20、单选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21、判断题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_____
22、单选题 _____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
A: 学生集体和个人
B: 学生集体C、学生个人
D: 班干部
23、填空题 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
24、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
25、判断题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连结的过程。_____
26、单选题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_____。
A: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 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27、单选题 _____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之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A: 相对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28、单选题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_____。
A: 结构教学
B: 程序教学
C: 认知教学
D: 情境教学
29、填空题 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____,一是____。
30、简答题 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31、多选题 关于教育发展进程下列正确的有_____。
A: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是在初创时期
B: 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发生在成熟时期
C: 合作性研究是成熟时期的成果
D: 反思性研究是完善期的成果
32、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_____。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 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33、单选题 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_____。
A: 人格尊严权
B: 人身自由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
34、判断题 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_____
35、判断题 幼儿教师在上舞蹈、体育课时进行的示范应该是顺向示范。_____
36、单选题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_____。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37、判断题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_____
38、单选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_____。
A: 安全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爱与归属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39、单选题 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N,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40、简答题 情绪和情感
41、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1991年9月4日第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42、单选题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是动力。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43、判断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_____
44、填空题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____、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45、简答题 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46、简答题 问题情境:
47、简答题 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48、单选题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_____。
A: 主动性
B: 活动
C: 兴趣
D: 创造力
49、单选题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
A: 前因效应
B: 定势效应
C: 晕轮效应
D: 罗森塔尔效应
50、判断题 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