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_____。
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2、填空题 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___。
3、简答题 普雷马克原理
4、单选题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_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谈话法
D: 讨论法
5、简答题 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6、单选题 近代教育史上,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7、简答题 论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观点。
8、判断题 教育直接指向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_____
9、多选题 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_____。
A: 主观法
B: 活动分析法
C: 实验法
D: 经验法
10、单选题 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_____。
A: 受教育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人身自由权
11、单选题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_____。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自由联想策略
12、单选题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_____。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 应激
13、单选题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_____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 自觉积极性
B: 启发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14、单选题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_____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思想品德
D: 政治道德
15、简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6、单选题 首先倡导“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_____。
A: 斯滕豪斯
B: 斯腾伯格
C: 斯金纳
D: 赫尔巴特
17、单选题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是_____。
A: 作为选修课开设
B: 从初中阶段开始开设
C: 在城市中小学开设
D: 作为必修课开设
18、单选题 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_____。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19、多选题 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可以用_____几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A: 动作
B: 图像
C: 表格
D: 符号
20、判断题 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_____
21、单选题 我国颁布实行壬寅学制是在_____。
A: 1902年
B: 1903年
C: 1912年
D: 1922年
22、判断题 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_____
23、单选题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_____。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24、单选题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_____。
A: 测验
B: 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术、认字的水平
C: 考试
D: 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5、单选题 幼儿眼望天上的云彩,嘴里不停地说“那是马,那是狗……”这是幼儿的_____。
A: 幻象
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有意想象
26、单选题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 “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27、简答题 社区学前教育
28、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道德和_____。
A: 语言道德、交际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B: 语言道德、伦理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C: 交际道德、爱岗敬业、个人生活道德
D: 语言道德、为人师表、交际道德
29、单选题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___。
A: 人格尊严权
B: 受教育权
C: 名誉权
D: 隐私权
30、单选题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_____。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31、单选题 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_____。
A: 一般迁移
B: 具体迁移
C: 水平迁移
D: 垂直迁移
32、简答题 你对案例中张老师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给张老师提一些建议。
33、填空题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的科学。
34、单选题 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_____
A: 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D: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35、判断题 让学生解决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拓展其认知结构。_____
36、简答题 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5分)
37、单选题 “知识就是力量”的前提是_____。
A: 记住知识
B: 理解知识
C: 内化知识
D: 创造知识
38、单选题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时,其考试成绩作废,_____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 6
B: 5
C: 4
D: 3
39、简答题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40、单选题 最早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41、单选题 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稳定因素的是_____。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42、判断题 教育方针通常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_____
43、判断题 抑制不是神经活动的停止,它同样是一种神经活动的过程。_____
44、单选题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_____。
A: 自主性
B: 随意性
C: 规范性
D: 强制性
45、单选题 教师资格证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
A: 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46、简答题 案例一: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案例二:刘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罗纳尔多,便把头发剃成足球的样式。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了,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型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和他一起来到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不然就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刘某去将头发剃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
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仍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47、简答题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48、简答题 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学生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请你就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进行分析。
49、单选题 我国_____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
A: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B: 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C: 教师角色
D: 教师素养
50、单选题 _____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A: 奥苏伯尔
B: 杜威
C: 陶行知
D: 班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