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讲果实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等),这是运用_____ A: 概括B: 原型C: 练合D: 变式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_____
3、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_____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4、张乐同学一开始反复探索问题毫无结果,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后回过头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属于()。 A: 酝酿效应B: 詹森效应C: 德西效应D: 暗示效应
5、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_____批准。 A: 地市级人民政府B: 县级人民政府C: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 省级人民政府
6、我国科学家王选研发的国产激光照排系统的推广使用,被公认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_____
7、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_____
8、根据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学习”“灌输”和“德育”。_____
9、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_____。 A: 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B: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 师生共同参与的D: 学生自愿选择的
11、《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_____现象。 A: 关键期B: 依恋期C: 混沌期D: 最近发展期
12、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____。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_____ A: 挫折现象B: 抑制现象C: 低谷现象D: 高原现象
14、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_____ A: 教学策略B: 教学方法C: 教学目标D: 学习方法
15、下列不属于品德评价法的是_____。 A: 奖励B: 惩罚C: 激励D: 操行评定
16、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17、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_____。 A: 家庭生活方式B: 家庭经济状况C: 家庭结构D: 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18、教科书的构成除了目录、课文外,还可以包括以下哪些内容?_____ A: 实验B: 图表C: 习题D: 注释
19、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_____。 A: 课程目标B: 教学大纲C: 教学计划D: 教科书
20、如何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中的不平衡性?
21、学校工作必须以____为主,全面安排。
22、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_____。 A: 自主性B: 随意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
23、高创造性的人一定是聪明的人。_____
24、“眼过千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原则的体现。_____ A: 因材施教B: 巩固性C: 启发性D: 最优化
25、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___进行概括。
26、试论述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
27、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会有偏见性。_____
28、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29、认同的出发点就是_____。 A: 得到他人认可B: 试图与榜样一致C: 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D: 与他人相接近
30、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____。
3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下列哪种情绪影响_____ 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热情.
3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33、学生对学习成绩优劣归结为“运气好坏”,此归因属于_____。 A: 不稳定、外在、不可控B: 稳定、外在、可控C: 不稳定、内在、可控D: 稳定、内在、不可控
34、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_____ A: 认识水平B: 情感体验C: 创造思维D: 审美经验
35、下列不属于晨间检查的一般方法的是_____。 A: 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B: 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C: 检査幼儿是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D: 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36、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37、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出现在_____。 A: 6~7岁B: 7~8岁C: 8~9岁D: 10~11岁
38、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39、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程序,其中以“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总结提高”为基本程序的考试模式是_____ A: 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B: 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C: 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D: 示范一模仿教学模式
40、____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它是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相应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幼儿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和经验。
41、____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4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 课堂教学B: 个别教学C: 小组教学D: 现场教学
43、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特点。 A: 复杂性和创造性B: 主体性和示范性C: 长期性和连续性D: 间接性和广延性
44、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_____。 A: 定向作用B: 决定作用C: 影响作用D: 促进作用
45、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6、王老师被选为14年新教师培训的指导老师,在培训过程中他准备把教学技能分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讲解、教学反思等几个部分进行培训,并在分开培训的时候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若要严格遵循这个原则王老师需要做到_____ A: 分解训练目标B: 及时进行多渠道的反馈C: 弄清教学技能的内部结构D: 进行准确示范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是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教育部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_____
49、下面行为中,教育法律关系赖以存在的最基本行为不包括_____。 A: 教育机关行政行为B: 学校管理行为C: 学校教育教学行为D: 学生学习行为
50、简述我国幼儿园的教育任务。
51、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_____
52、下列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是_____ A: 徐悲鸿B: 吴冠中C: 齐白石D: 黄宾虹
53、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_____
5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 知行统一的原则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 严格管理学生原则
5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 A: 教书育人B: 培养人才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育人为本
56、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 思维B: 反应C: 语言D: 理解
57、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_____ A: 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与教师指导相结合B: 有明确目的C: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精神D: 活动内容精彩,形式多样
58、教师道德不 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_____。 A: 高尚性B: 奉献性C: 全局性D: 导向性
59、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是_____。 A: 陶行知B: 陈鹤琴C: 张宗麟D: 张雪门
60、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_____。 A: 正常儿童B: 智力超常儿童C: 弱智儿童D: 聋、哑、盲儿童
61、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62、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班级授课制已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_____
6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_____C。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
6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表达的是_____。 A: 记忆策略B: 技能形成C: 学习迁移D: 知识形成
65、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序叫做_____。 A: 内容效度B: 构想效度C: 效标关联效度D: 诊断效度
66、下列选项对单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单组实验法是在一个组或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里进行的实验B: 在单组实验时,应使测验题的性质和难度相等,以便作出正确的评断C: 单组实验的时间没有限制,可长可短D: 单组实验的实验效果易受学生年龄和学力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67、3~4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____。
68、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A: 习惯B: 功能固着C: 定势D: 定向
69、秋风萧瑟,____ 。(曹操《观沧海》)
70、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_____。 A: 研究态度B: 价值取向C: 道德水准D: 兴趣爱好
71、程序教学的基础是_____心理学。 A: 构造主义B: 认知主义C: 行为主义D: 实用主义
72、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手段是_____。 A: 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 课件直观D: 言语直观
73、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_____分钟。 A: 15B: 5C: 7D: 10
7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_____。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 望梅止渴C: 蜘蛛织网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75、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_____ 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欲望内驱力
76、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_____ A: _说服法B: 榜样法C: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 锻炼法
77、教师职业化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 A: 单一化B: 专业化C: 多样性D: 复杂化
78、我国教育技术出现的标志是_____。 A: 计算机辅助教学B: 电化教学C: 多媒体技术D: 网络技术的运用
79、儿童在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方面,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规律。这一特点反映出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
80、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宪法规定的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_____。 A: 隐私权B: 名誉权和荣誉权C: 人格尊严权D: 公正评价权
81、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_____。 A: 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 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 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8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_____。 A: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B: 幻想成为“蜘蛛侠”C: 用一个词语造句D: 荡秋千
83、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_____ 获得的。 A: 思维定势B: 接受学习C: 系列教学D: 概念同化
84、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_____。 A: 推崇师道尊严,师生关系民主和谐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道统性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D: 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85、材料题二一天中午,晓轩突然在教室里大叫起来:“陈老师,我新买的钢笔不见了!”这事,很多同学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小明,有的想要打开他的书包检查。小明一边说“我没拿”,一边推开同学们的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班上同学们丢的几件东西,都是在小明那里找到的。我安慰一下晓轩,然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晓轩的钢笔肯定会找回来的,现在大家先安心上课。”中午,小明悄悄来到办公室,递给我一支钢笔。我问他:“这是晓轩的钢笔吗?”他点头。我又问他:“你为什么拿她的钢笔呢?”他说:“这支钢笔很漂亮。”我说:“东西再漂亮也是别人的,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吗?”小明惭愧地点点头。通过调查我发现,小明平时去亲朋好友家里,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久而久之,养成了“顺手牵羊”的坏毛病,就此,我多次和小明的父母沟通,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帮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我还在班上组织班会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用语。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明终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请从教室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86、儿童的发展是通过_____而发展的。 A: 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B: 聆听老师讲授知识C: 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D: 观看电视卡通节目
87、成人的时间知觉比儿童更加精确,这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时间知觉的差异?_____ A: 情绪B: 兴趣C: 态度D: 个人知识经验
88、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 A: 讨论法B: 讲授法C: 谈话法D: 练习法
89、( )是国际反腐败日,当天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栏,接受海内外对逃往国(境)外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涉嫌向国(境)外转移违法违纪资产等线索的举报,及时发布与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最新工作动态。_____ A: 12月8日B: 12月9日C: 12月10日D: 12月11日
90、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是发散思维的_____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独创性D: 特殊性
91、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出自他的著作_____ A: 《大教学论》B: 《母育学校》C: 《世界图解》D: 《教育漫话》
9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_____。 A: 意志B: 能力C: 气质D: 兴趣
93、学生在记忆无意义的音节时,前面的练习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这是_____的影响。 A: 学习任务的相似性B: 原有的认知结构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 学习的指导
9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____特征。
9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_____ A: 实验法B: 参观法C: 演示法D: 实习作业法
96、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_____ A: 原始社会B: 古代社会C: 资本主义D: 社会主义
97、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 A: 弗洛伊德B: 桑代克C: 布鲁纳D: 柏拉图
98、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_____
99、心理学家邓克尔设计了一个“蜡烛实验”。在桌子上有三个硬纸盒,盒里分别装着图钉、火柴盒蜡烛。要求被试用桌子上的这些物品将蜡烛固定在木板墙上。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纸盒钉在墙上,再以它为台基竖立蜡烛。但许多被试不会这样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把装着东西的纸盒当做容器,看不出纸盒还有别的用途。王老师用这个实验考察班上的同学,同学们反复探索毫无结果,就把这个实验暂时搁置了起来。放学前,张乐同学找到老师说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班里成功演示了这个实验。李老师也用这个实验考查另一个班的同学,他先鼓励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桌上物品的各种用途,对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答案不做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接着请同学们尝试解决问题,很快有几个同学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案例中影响“蜡烛实验”问题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反应定势B: 功能固着C: 不能顿悟D: 认知态度
100、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称为_____。 A: 原型启发B: 原型定向C: 原型操作D: 原型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