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五)
2011-03-27 06:57:37 来源: 作者:[标签:作者] 【 】 浏览:1131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济学研究生产关系()

A.要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次上研究生产关系

B.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

C.要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

D.要在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 [A, B,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它不仅研究本质层次的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层次的生产关系。

----------------------------------------

5、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这句话表明()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

B.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强制性

C.价值规律具有自发性

D.价值规律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A, B, C]

价值规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可见,价值规律既是调节商品生产的规律,又是调节商品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商品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而且和其他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但价值规律并不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价值规律面前有着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

6、二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有()

A.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相对削弱,按产业标准划分的分工格局突现出来

C.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日益细化

D.分工性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合理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 [A, B, C, D]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过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其特点有:第一,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更多的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国际范围的零部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第二,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即发展各自有科技优势的新兴生产部门。第三,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别分工格局削弱,产业分工格局日益突出。第四,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变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上述特点表明,当代的国际分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

7、国务院发布了“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北京丰台某市场因违反规定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被罚1万元,这是“限塑令”实施后北京市开出的首张罚单。“限塑令”的实施表明()

A.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

B.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强制干预,必将成为市场经济道路上的障碍

C.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克服市场自身的欠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 [A, C
Tags:考研真题 考研试题 考研试卷下载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考研英语阅读综合辅导二十三 下一篇2010考研英语阅读综合辅导二十二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