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3年6月淄博市市属、文昌湖区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位笔试真题及解析
一、判断题
· (1). 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亚洲国家。(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2).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3). 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4). 信息加工理论是奥苏伯尔提出来的。(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没有的。(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6).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7). 元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比纳。(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 学习迁移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说。(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9).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10).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11). 早期教育等于早期智力开发。(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12).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13). 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14).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 (15).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
A.
主客体的矛盾
B.
教与学的矛盾
C.
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D.
客观存在与意识的矛盾
参考答案:C
· (16).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指( )。
A.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B.
知、情、意相统一的规律
C.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D.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参考答案:B
· (17).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
A.
弗洛伊德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柏拉图
参考答案:B
· (18).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廖世承
D.
潘寂
参考答案:C
· (19).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参考答案:A
· (20). 提出发展关键期的人是( )。
A.
劳伦兹
B.
埃里克森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A
· (21). ( )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A.
保护型
B.
控制型
C.
放纵型
D.
民主型
参考答案:D
· (22).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
A.
呈倒U型曲线
B.
呈U型曲线
C.
线性关系
D.
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A
· (23).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 “
好孩子,,取向阶段
B.
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C.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D.
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参考答案:C
· (24).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A.
劳伦兹
B.
埃里克森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D
· (25). 顿悟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
杜威
B.
苛勒
C.
巴西蒙
D.
桑代克
参考答案:B
· (26).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 )。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尔》
D.
《教育学讲授纲要》
参考答案:A
· (27). 师生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A.
授受
B.
民主平等
C.
领导
D.
朋友
参考答案:B
· (28). 教学和教育是( )的关系。
A.
普遍和特殊
B.
个别和一般
C.
整体和部分
D.
部分与整体
参考答案:D
· (29). 狭义的教育是指( )。
A.
课堂授课
B.
文化传授
C.
人才培养
D.
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D
· (30).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与生产力同步
B.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D.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参考答案:A
· (31). (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A.
教学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育方针
D.
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B
· (32). 马斯洛把较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命攸关的需要称为( )。
A.
生长需要
B.
获得性需要
C.
缺失需要
D.
基础性需要
参考答案:C
· (33).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是( )。
A.
赫尔巴特
B.
乌申斯基
C.
桑代克
D.
卡普捷列夫
参考答案:D
· (34).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 的原则。
A.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
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参考答案:D
· (35). 下列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 )。
A.
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B.
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
C.
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外界客观实践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
D.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参考答案:D
· (36).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是( )。
A.
以学生为本
B.
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C.
给学生以安全感
D.
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参考答案:C
· (37). 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 )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A.
情境性教学
B.
直接教学
C.
程序教学
D.
随机进人教学
参考答案:C
· (38). 美国对新教师的学科知识要求中描述学科里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的是( )。
A.
理论知识
B.
概念知识。
C.
内容知识
D.
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C
· (39).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春秋》
参考答案:C
· (40).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产劳动
B.
模仿
C.
语言
D.
动物本能
参考答案:B
· (41).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
陶冶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A
· (42).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
成立了班委会
B.
开展了班级工作
C.
形成了正确舆论
D.
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参考答案:C
· (4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 —
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
学校教育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参考答案:A
· (4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
构造一种完形
B.
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C.
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D.
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参考答案:C
· (4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
近景性内部动机
B.
近景性外部动机
C.
远景性内部动机
D.
远景性外部动机
参考答案:D
· (46).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问卷法
C.
谈话法
D.
调査法
参考答案:A
· (47).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参考答案:D
· (48).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两者都有
D.
不确定
参考答案:C
· (49). 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
A.
操作模仿
B.
操作整合
C.
操作熟练
D.
原型定向
参考答案:B
· (50). 斯皮罗等认为学习分为( )。
A.
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B.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
规则学习和概念学习
D.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A
· (51). 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 )。
A.
奖励
B.
批评
C.
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