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参考答案:B
· (39).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参考答案:A
· (4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参考答案:A
· (41).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
· (42).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参考答案:A
· (43).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参考答案:B
· (4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 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的是( )。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参考答案:B
· (45).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 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
分层教学
B.
合作学习
C.
小班教学
D.
复式教学
参考答案:D
· (46).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
发展性教学模式
D.
最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A
· (47).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参考答案:C
· (48).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参考答案:B
· (49).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
教育
B.
教育学
C.
教育论
D.
德育论
参考答案:B
· (50).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裴斯泰洛奇
参考答案:A
· (51). 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布鲁纳
B.
杜威
C.
罗杰斯
D.
凯洛夫
参考答案:B
· (52). “恢复基础”运动开始于( )。
A. 19
世纪70年代
B. 20
世纪70年代
C. 19
世纪30年代
D. 20
世纪30年代
参考答案:B
· (53).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
A. ,
科学取向
B.
实践取向
C.
规范取向
D.
人文取向
参考答案:A
· (54). 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正如王老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 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参考答案:D
· (55). 强调成熟规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赛尔
D.
皮亚杰
参考答案:C
· (56).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B
· (5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是( )。
A.
颁布近代学制
B.
废除八股考试
C.
设立京师大学堂
D.
书院改学堂
参考答案:A
· (58).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参考答案:C
· (59).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A.
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
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
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
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A
· (60).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D
· (61).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参考答案:B
· (62).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 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
教育准备生活说
B.
教育适应生活说
C.
教育超越生活说
D.
教育改造生活说
参考答案:B
· (63).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
课程类型
B.
教学计划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
参考答案:A
· (64).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
A.
康德
B.
裴斯泰洛奇
C.
洛克
D.
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B
· (65).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育目的
D.
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B
· (66). 以学生对考核的全部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的评分方法是( )。
A.
相对评分法
B.
绝对评分法
C.
单项评分法
D.
综合评分法
参考答案:B
· (67).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指( )。
A.
礼乐
B.
礼法
C.
仁义
D.
天理
参考答案:C
· (68).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C
· (69).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
道德意志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认识
D.
道德意识
参考答案:B
· (70). —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参考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 (71). 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A.
前制度化教育
B.
制度化教育
C.
普及教育
D.
非制度化教育
参考答案:ABD
· (72).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
幼儿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ABCD
· (73).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
四书
B.
文法
C.
修辞
D.
辩证法
参考答案:BCD
· (74). 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
家庭教育
B.
社会教育
C.
班级教育
D.
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ABD
· (75).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具体的类型有( )。
A.
书院
B.
官学
C.
太学
D.
私学
参考答案:ABD
· (76).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 )。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态度领域
D.
动作技能领域
参考答案:ABD
· (77). 义务教育中,下列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的有( )。
A.
儿童
B.
国家
C.
家庭
D.
社会
参考答案:ABCD
· (78). 学制的类型主要有( )。
A.
双轨制
B.
单轨制
C.
多轨制
D.
分支式
参考答案:ABD
· (79).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参考答案:
· (80).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
核心课程
B.
融合课程
C.
潜在课程
D.
活动课程
参考答案:AB
· (81).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有( )。
A.
确定教育目标
B.
选择学习经验
C.
组织学习经验
D.
评价教育过程
参考答案:ABCD
· (82).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棊本理念问题,包括( )。
A.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