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材料题
1、 (文明旅游)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1.以下是有关公民在旅游中不文明行为的网上调查:
.bmp)
该材料主要内容
2.2009年4月2日,《在台湾风景区乱涂写,常州留名游客被曝光》一文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反响,读者纷纷来电对当事人的行为表示谴责,希望他能勇于认错。随后,记者从武进新闻网获悉,家住雪堰镇的赵根大已通过该网向广大市民致歉。
据了解,赵根大已退休在家,经营的一家彩印厂也早已交由女儿打理。儿女孝顺,怕他赋闲在家闷得慌,就代为报名让他去台湾旅游。3月27日,他随团到台湾野柳地质公园游玩时,看到陆桥旁的岩壁上刻着很多乱七八糟的字,于是自己也用石头在上面留下了“墨宝”。他告诉记者,当时,是独自离开团队转到那边时写的,网上的那些评论,也是回来后女儿上网看到告诉他的。
对于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赵根大称自己也没想到。他说:“我只是觉得到台湾旅游,什么都新鲜,看到岩壁上有字,我也就无意地涂写了,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后果这么严重。后来,我被女儿、老太婆都骂死了,现在对于这件事我也感到很后悔。”该材料主要内容
3.“澳大利亚人忌兔子,美国人忌珍贵动物头形商标图案,俄罗斯人忌别人送钱,而日本人讨厌绿色”等等。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的MU5109航班上,旅客们都收到了这样一份印着文明出游提示的小册子。东航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航班上的宣传活动,让乘客们了解文明出行的一些小常识。
以“我与你和谐同行”为主题的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文明旅游周是东航继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陕西文化旅游周之后举办的一次公益性活动,旨在为旅客提供文明礼仪增值服务,与旅客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出行氛围。一周来,乘坐东航50O条航线、210架飞机的国内外旅客,都能收到3件传播文明礼仪、民俗文化的小礼物——口袋书、书签以及扑克牌。
东航“文明旅游周”期间,在上海的两大机场,包括北京首都机场,匆忙过往的旅客都会收到由东航印制的口袋书、书签以及扑克牌。与众不同的是,从订票、定房、准备行装,到乘车礼仪、握手礼仪,甚至宴请礼仪、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等小常识,都能在口袋书、书签以及扑克牌上找到。除了一些实用信息外,国内外的风俗禁忌、旅游景点以及节日庆典的功能小知识,也都一一罗列其中。据了解,旅客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东航所及的全球各营业场所、售票大厅、机场值机柜台、候机楼贵宾室、头等舱休息室等发现这三样纪念品。
一名东航的常旅客告诉记者,以前外国人只坐外航根本不搭乘国内航班。随着国内航空服务的相应提高,如今不少老外也开始转向国内,享受中国式的空中服务。
东航空姐王彬告诉记者,乘客们有三大陋习,让她们在空中服务中觉得很尴尬。有些乘客一上飞机就抢占座位顶上的行李箱,将自己的行李乱七八糟地塞进去,从不为别的乘客考虑。有时候还有乘客因为抢占行李箱大打出手。
还有一些乘客,到飞机上坐下来后,喜欢脱掉鞋子。“机舱内的空气流通性本来就不太好,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脱鞋,前后左右的乘客都会闻到异味。”王彬说,通常情况下,她们不好意思直接提醒乘客穿上鞋,而是拿来拖鞋让他们穿上,或者送条毛毯,让他们裹上,以免“着凉”。
大声喧哗也是一种常见的陋习。“特别是同伴比较多的乘客,他们常常在一起有说有笑,影响别人休息。”王彬还说,有些乘客在调整自己的座椅时,也不看后面乘客的桌板是否打开,结果常常弄得后面乘客的茶水泼到身上,引发矛盾。还有的乘客不使用座位上的垃圾袋,将垃圾丢在座位上或者胡乱塞进前面的书刊袋子里。
同行的某国际旅行社导游程琳琳说,国人旅游陋习很多,特别是到国外,由于不懂当地礼仪和习俗,常常引起人家的反感。东航“五一”前在航班上进行文明旅游的普及宣传,很及时,很有意义。
该材料主要内容:
4.很多去日本归来的国人表示,不论在大阪还是东京,不少公共卫生间里都用中文写着类似“卫生间是给大家用的,请您保持卫生间的干净”等字样,而且这种提示只有中文的,并不像日本机场里所有的标识会有日、英、韩、中四种文字。“不难想象,先前来此旅游的中国人,把不重视公共环境卫生的陋习带到了这里,做了一些让人家不高兴、而且不得不提醒的事,而这样的字条,又像一块抹不去的记录牌,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中国人蒙羞。”一位驻外记者这样深有感触地说。
一位专门负责给中国旅游团当导游的日本朋友说,中国游客最让她感到担心的就是到哪里都大大咧咧,不仅说话声音大,还表现出财大气粗的样子,稍微不顺心就发脾气。特别是到了一些景点显得非常莽撞,胡乱拍照,大声议论。一位记者从日本归来说,有的地方明明写着“土足禁止”(意译为换拖鞋入内)。可是,很多中国人看都不看就穿着鞋到处踩。你告诉他换拖鞋,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护,“我们中国人到这种地方就是不换拖鞋”,有的甚至往温泉浴池内吐痰。
现在,旅游是休闲的重要方式,出境游则是近年来掀起的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人的形象,当我们享受异国风情的同时,到底给所去国家的人民留下了一些什么印象,带去了一种什么文化,值得国人思考。我们无论从综合国力、经济景气、文化发展和国际形象上看当代国人的心态,中国人都有足够的理由自信、自尊和自豪,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的确暴露了少数人对自身不尊重、不自信的文化心态。
该材料主要内容:
5.就像欧洲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中国人的大嗓门也是经过几千年的基因改良而得以保留下来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成千上万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中国人天生的大嗓门正随着咱中国人豪迈的脚步响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外国人每每谈起中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一个饭店或者一个会议场所,只要来了一群中国人,那里必定会热闹得像集贸市场一样(其实外国的集贸市场也是相当安静的)。该材料主要内容:
6.随着出境游的不断升温,部分国内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一些媒体把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归纳为国内游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宾馆甚至因此拒绝接待国内旅游团队,这实在是令人难堪的现象。
彭先生是浙江海内外商务旅游有限公司出境旅游中心的领队,主要带团去东南亚国家。说起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彭先生深有感触。组织游客出境之前,彭先生都要给游客们开一个详细的注意事项说明会。在他看来,领队的工作做得细不细,客人在境外的表现反差会非常大。然而像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行为,游客却是习惯成自然,改也改不过来。彭先生告诉记者,许多注意事项,在整个行程中领队和导游都要反复提醒,但是总有游客对此不以为然。
彭先生说,俗话说“人乡随俗”,出境游时,一些起码的礼仪、礼节和当地的习惯还是要遵守和尊重的。往往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容易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衣冠不整、乘车不排队、不分场合大声喧哗、自助餐厅争抢食物、刻意显露财富等行为,不仅给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自身的安全。最让旅行社感到为难的是遇到突发性事件,如飞机晚点、接团不准时、服务不当等,游客往往采取粗言咒骂、闹事等过激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彭先生认为,出境游时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很大程度上与生活习惯、地方风俗有关,更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许多导游都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出去旅游其实也是展示游客自身形象的一个过程。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往往从中国游客身上直观地看中国。
该材料主要内容:
7.到国外旅游,飞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巴西常常看到中国游客由于航班延误或调整而与航空公司发生争执。一位经常在当地接待中国旅游团的导游沈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个旅游团从里约热内卢经美国纽约回国,飞机晚点了5个小时,中国旅游团的游客们围住了航空公司的登记台,尽管航空公司已作了解释,并安排了食宿,但他们仍不依不饶,高声指责,非要立即动身登机。这些做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反观巴西人,他们乘坐飞机带着一颗平常心,对飞机误点甚至取消都抱有宽容心。有一次,记者乘坐圣保罗到巴西利亚的航班,已登机一个小时了,但飞机还没有动静,机长亲自广播说因通讯线路出现故障,飞机暂不起飞。乘客们都安静地在座位上耐心等待。空中小姐则为乘客送来水和报纸等。最后飞机整整晚点了两个半小时,但没有听到或看到乘客有什么不文明的言论或举动。
该材料主要内容:
8.为配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发起的《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旅游周刊》与新浪网联合发起有关旅游不文明行为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旅店住宿时,79.72%的被调查者最厌烦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76.7%的人认为自助餐时的浪费现象是不文明行为,94.74%的人认为在景点内随手扔垃圾,92.66%的人认为随地吐痰,81.32%的人认为不分场合抽烟是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在旅游途中,86.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上车争抢位子、不顾他人感受大声喧哗或打电话是不文明行为。
在北京上学的彭成是大连人,他认为,一些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不完全是因为游客个人素质不高造成的,也与一些景点缺少人性化管理有关。例如一些景点服务设施不齐全,要么就是走了很远也看不见一个卫生间和垃圾桶,要么就是卫生间建在犄角旮旯里不容易找到,有时候想文明也难。
在北京某旅行社担任兼职导游的沙如拉说,很难指望一些游客在短时间内改掉一些多年的陋习。游客素质的提高,有待于导游和管理者的有效引导。在一些风俗独特的地方,游客的确不知道如何入乡随俗,这就需要有提前的讲解和介绍,导游可以提示一下。景点的管理者应该发放类似的小册子,提醒游客要注意细节。沙女士觉得,有时候不文明的不仅是游客,景点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正规的职业规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邹泽说,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些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当地情况所导致的。游客们其实很愿意“人乡随俗”,但一些人不知道当地的“俗”是怎样的,所以有必要在事先宣传或被告知,讲好了的话还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卖点。
在中国天鹅国际旅行社专带外国团的导游李云亮告诉记者,外国游客有时也会有些小动作,例如他们在爬长城的时候会脱了衣服和鞋子,“这样走起来方便”。李先生说,这样毕竟有些不雅。但是只要提醒他们把鞋子穿上,他们就会很配合地穿上鞋子,没有什么不愉快,因为他们知道了“为什么不可以脱了鞋子爬长城”。该材料主要内容:
9.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这是许多国家政府已经形成的广泛共识。一些国家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种种措施引导规范公民旅游行为,治理有损国格的行为。其中,美国和韩国的做法比较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据美国一个组织在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对其他国家的人民缺乏尊重,只在乎自己;美国人不尊重当地风俗”。不久前,该组织编撰了一本《世界公民手册》,呼吁美国公司以此培训其派驻海外的员工,尽快修补美国人的“丑陋形象”。该手册为走出国门的美国人提供了16个秘诀,包括学一点外语;多看地图,避免犯丢脸的错误;不高谈阔论财富、权利、地位和美国人的自豪感;吃饭慢一点;说话声音小一点;去某些场合穿着正式一点;不使用俚语;少讨论宗教和政治等。该组织还与美国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讨论,把手册发放到每个持有护照的美国人手中,并把手册的电子版连接到美国国务院的网站。今年,该组织已向20万名准备出国学习的大学生发放了手册。该材料主要内容:
10.说起对中国游客的印象,俄罗斯红石市的出租车司机莫勒连说了好几个“哈拉绍(俄语为好的意思)”。
红石距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约12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