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申论 1、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卫生部2008年9月11日晚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2JJL.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日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2008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该材料主要内容:
2.上海一家著名酒店曾经在2个月内发生2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第一次,由于要给一个大型会议的与会者供应蟹斗,20平方米的冷餐间放不下大量蟹肉,酒店厨房就将蟹肉提前十几个小时剔好,放在常温下保存。结果,大部分与会者都频频跑起了厕所。第二次也是由于熟食改刀后放置了过长时间。这类事件的不断发生,让从事食药监管理工作的人员非常沮丧:“我们日常开展监督时,讲的就是这些内容,可偏偏就是这些环节反复出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也证实了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这份报告说:“加强监督检查对保持环境卫生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并且实施检查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频度总有限。”报告认为,最有效的食源性疾患预防措施就是教育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操作,但这一点却最常被人所忽视。
培训被忽视,这一点不仅已经存在了近20年,而且在最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也同样被延续了。上海食药监所长期从事监管工作的张磊坐不住了:“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中,对培训问题在‘卫生监督’章节里写了一句话——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可这次的草案连这句话也删掉了。”
上海曾经进行过一次食品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调查,结果大部分从业人员反映,只有在体检时接受过由监督部门组织的培训,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不组织自身培训。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中竞有93.1%自认为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评价为“非常好”或“基本可以”。
与这个问卷调查同期进行的,还有上述这些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评价。这些人涉及1000家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结果1000家企业的平均得分为D级,也就是不及格。
“仅仅靠监管、靠抽查真的不行,关键还是要靠这些企业负责人自己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张磊认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这句话不能只是理念和口号,而是应该把它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什么是实际工作?参与培训和组织企业内部培训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可事实上,近20年以来,食品安全培训工作近乎停滞,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匮乏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即便有一些个别的培训,也只是强调理论知识,与从业人员实际操作的情况严重脱节。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中,都已经将从业者的教育问题纳入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全球食品安全战略中更是指出,应把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卫生和营养教育规划,包括食品操作人员、加工者和农业食品工业人员在内。即便是在我国,凡是涉及人身安全的法规都有培训章节,相当一部分监管人员认为,培训这一点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不应缺,也不能缺。
该材料主要内容:
3.在菜场所购买的猪肉来源地是哪里?又在哪里屠宰的?什么时候进入上海的?记者从市经委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从2008年3月起,在上海市的600家标准化菜市场、11家肉类批发市场、15家生猪屠宰企业、133家大卖场和外省市20家肉类加工厂将开始着手建立信息追溯系统,建设上海猪肉流通信息数据库。今后,市民在标准化菜场、大卖场等所购买的猪肉都能查到“身份”。
据介绍,上海市经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本市猪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项目的工作方案》,针对目前上海市猪肉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信息追溯系统全面建成后,针对猪肉流通环节多、流通时间短,实现猪肉流通各环节监管信息相连接,从而真正做到信息可追溯。
另外,由于猪肉经营者大多小而散,信息追溯系统以IC卡为载体,对生猪或肉品经营者的有关信息同时进行动态监管,一旦发生猪肉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环节追究经营者责任。同时,在标准化菜市场和大卖场等零售终端,将开发使用标签电子秤作为信息追溯技术,解决目前市民购买“现买现斩”猪肉后无包装、无标签、难追溯的问题。
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除了具体分为生猪屠宰及肉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子系统、外省市进沪肉品信息追溯子系统等5个子系统外,还将有1个猪肉流通安全数据中心,将5个子系统相连接提供猪肉流通全程信息。该材料主要内容:
4.在上海不少中小学门口,每到下午三四点钟,街头流动摊贩就不约而同地聚集起来。卖羊肉串、鱿鱼串的,卖烤红薯、煮玉米的,还有骑着小三轮车卖芝麻糖、米花糖的……四溢的香气,吸引了不少放学的孩子。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感到着急、担忧。”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马志英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城市中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家长、孩子,并不知道怎样吃才是健康、安全、合理的。”
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儿童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已经超过10%,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等“富贵病”也日趋低龄化。
专家认为,由于缺乏“食育”,孩子,也包括家长“不懂吃”,存在着许多饮食行为误区、营养误区。譬如,用饮料代替白开水,经常食用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喜爱色彩鲜亮、形体硕大的瓜果蔬菜,在街头的无证摊贩购买食品等。
“就拿流动摊贩的烤羊肉串来说,一些孩子放学之后以此充饥。有的家长只是觉得不卫生,不让孩子吃,而有的家长则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马志英分析说,事实上,串羊肉用的钢丝、铅丝都含有铅,而铅毒极易损伤儿童的大脑,欧美国家已把铅毒视作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
上海的一项食品安全知识调查显示,在4000多名受访学生中,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传播途径、食物中毒症状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0%;少年儿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0%;半数以上学生的调查得分低于60分。该材料主要内容:
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工商局对辖区内的10所学校进行了专题调查,包括学校内开设的8家商店、小卖部、食堂。这些校园内的食品经营者在保障和方便学生生活方面发挥r应有的作用,但是在食品经营方面存在众多安全隐患。
隐患之一,无证无照经营多。这些设在校园里的商店、小卖部和食堂并不是学校办的经济实体,经营者多为学校教职工的家属,以租赁学校闲置房屋和原有食堂设施的形式开展经营,无证无照经营的占80%。这不仅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还直接威胁到校园内的食品消费安全。
隐患之二,食品质量差。从调查的情况看,8家商店、小卖部、食堂中有7家摊位或货架上都有“三无”食品。还有一些已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仍放在店面上销售。
隐患之三,卫生状况差。校园内商店、小卖部销售的食品,大多以整袋批发购进,然后拆散零售,裸露在外,无防蝇防尘设施,食品加工人员对着食品咳嗽、打喷嚏、吸烟很常见。该材料主要内容:
6.2009年2月19日下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急诊室里,有一男四女5名中毒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据在一旁照顾的秦先生介绍,这些患者都是他的亲友和同事。2009年2月18日下午,他从沙河顶菜市场一摊位上买了550克猪肝,晚饭时炒了一碟“爆炒猪肝”,当时8人一起吃饭,猪肝被吃了个精光。“我不喜欢吃猪肝,所以没吃,谁知道后来吃的人都中毒了。”秦先生说,当时共有7个人中毒,2月18日晚11时许被送至医院,经过救治后又返回家中。2月19日上午,仍感觉不适的5人又返回医院接受治疗。“晚饭后,我们突然感觉有点心慌,手脚开始发抖,额头也烫得厉害。”患者金女士说,开始时大家没怎么在意,后来发现几个人都这样,才赶紧打车去了医院。据医生介绍,这7名患者的病情已经控制,打完点滴后即可出院。
金小姐等人出现中毒症状并非偶然。就在金女士他们去就诊之前,白云区人民医院已接连收治了两批共15名出现类似中毒症状的患者,包括一个四口之家和一个广告公司的11名员工。据称,四口之家是在食用了在沙河顶市场购买的100克猪肝之后出现中毒症状,而广告公司员工则是喝了在五仙桥农贸市场购买的猪肺煲的汤后出现中毒反应的。白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詹医生向记者介绍,18日至19日,白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出现类似中毒症状的人已超过40人次,患者都声称食用过猪内脏,而根据症状判断,患者们所食用的猪内脏极有可能含有瘦肉精成分。詹医生说,被瘦肉精喂养大的猪,内脏中残留瘦肉精的成分一般比较多,人吃了这些内脏,就容易中毒,临床症状表现为心脏不适、心跳加快、四肢颤抖等。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因此被禁用。
该材料主要内容:7.“火锅店什么都需要买,就是油不要买。”谢老板向记者透露,火锅店提炼“老油”的暴利惊人,重复使用“老油”已成为火锅业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油占火锅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利用回收的油提炼“老油”做锅底的话,成本则可以降低一半以上,所以一些火锅店老板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在油上动脑筋。
谢老板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家中型火锅餐饮连锁公司每天的用油量基本上在600斤以上,每天可以提炼出270~330斤“老油”。以每斤市场价格4元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每天白赚了1200余元利润,5个月的旺季就相当于赚了18万元。“这是个很大的诱惑,即便是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店家还是会提炼‘老油’,说白了就是为了牟取暴利,况且如果每次都用新油,红汤颜色就没那么好看.味道也不够浓。”
谈到处罚问题,谢老板表示,我国的《食用油卫生标准》等都是多年前制定的标准,部分回收油只要火锅店多提炼几次,职能机关抽检的结果往往显示其各项指标都不超标,要处罚也难有依据。他表示,目前卫生监督所对火锅店的主要检查是就餐环境卫生,至于他们使用的是否是回收油,只有专业的抽验部门派专人取样化验,等化验结果出来,才能采取行动。
由此看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查处回收油面对的是发现难、查处难、标准低、罚款金额不高这四大难题,这使得店家违法违规的成本很低,查过罚过之后很快又故态复萌。
新闻点评:《南方都市报》记者单小亮: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可怕的不仅是火锅店商家回收底料的行为,而且还包括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互扯皮的态度。难道食品安全问题真要等吃出人命才有人重视?一家小小火锅店,竟然有几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推来推去,没有一家监管部门愿意出面解决实际问题,连“各司其职”这样的基本要求都没有做到。
希望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发现问题或接到投诉后,立即行动起来介入调查,在最短时间内查清事实并惩处不法商家,为净化市场,还公众一个放心、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而不懈努力。
该材料主要内容:
8.小作坊开业安全评估审核,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在山西太原市质量技监局却无人不晓。这一制度的制定者太原市质量技监局局长王中一说:“在这次专项整治中,我们将食品小作坊治理的重心放在如何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制度》的实施就是重要举措。”
王中一提到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制度》,是指太原市质量技监局对新开业的小作坊要进行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在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后,由小作坊负责人向当地县(市、区)质量技监部门提出申请,食品监督人员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现场审查,达到生产条件的,出具书面报告准许生产加工;不符合要求的,出具整改意见书,经整改符合生产条件后方可生产。
据了解,太原市食品小作坊大多分布在偏远山村和城乡接合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地环境卫生较差;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民,以2~3人或夫妻店形式居多,素质低下,产品质量意识淡薄,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乱加食品添加剂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必备的检验能力,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在这次专项整治中,我们推行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小作坊的治理。”
“这一制度的推行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赞誉,并被小店区区委、区政府誉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典型,政府组织26家职能单位和9个乡、镇、街办在黄陵召开现场会,学习黄陵粉条整治经验。”王中一如是说。
随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制度》的出台和落实,太原市食品小作坊底数清晰,分布范围明确,生产经营及产品质量状况清晰,监管人员、小作坊从业人员责任明确,产品销售范围明了,基本实现了对小作坊的动态监管。目前,太原市小作坊已100%签订了《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承诺书》。
该材料主要内容:
9.尽管规模不大、设备简单,但产品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而且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对这样的“小作坊”是堵还是疏?上海正在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此类“小作坊”规范化发展。记者从2007年12月25日举行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验收会议”上获悉,上海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600万,低水平消费需求、无证无照经营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他们有的搭建房屋加工、经营食品,有的在住宅区沿街或小区内破墙开店,还有的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办起了农家乐餐馆。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疏堵结合,区别对待。”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说。针对不同类型“小作坊”的实际情况,上海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通过股份制形式集资重组、制订统一有效的生产技术规范等方式,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小作坊”向规范化发展。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程惠庆米制品加工厂.面积仅为100平方米左右,从业人员8名,工艺比较简单,生产的年糕主要销给周边村民。在此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这个“小作坊”不仅按要求对生产设备、车间卫生状况等进行了更新改造,而且还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
据悉,除了主动帮助一些食品“小作坊”改造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整合做强,上海部分区县还试点探索推行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目前,已有15家企业正式与保险公司签订了相关保险协议。
与此同时,对于质量问题频发的无证无照小摊点、小食杂店,以及非法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等,监管部门则保持高压态势,专项整治期间共取缔7万多个。
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验收组表示,在上海,国务院要求的12个1O0%整治目标已全面实现,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相关的经验、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该材料主要内容:
lO.上海市民能否吃得安全?数字给出答案:到2010年,上海市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监督抽检平均合格率将达到95%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检平均合格率将达到98%以上。《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7年10月19日正式发布,百姓可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读到《规划》全文。
民以食为天,人命关天。对上海这个特大型消费城市来说,食品消费量大,供应渠道多元化,同时制售假劣药械行为时有发生,给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加大了监管难度。对此.《规划》指出,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企业信用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全方位保障制度,确保市民饮食与用药的安全。
《规划》用数字阐述了各种保障机制的建设目标。在食品方面有以下硬指标:年食品抽检样品数达到8件/千人口。覆盖各类上市食品类别;按照国家标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诮监督拙检平均合格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80%;年报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8例以下/10万人口;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率达到l00%;食物中毒处置正确率95%以上。在药品方面则有以下安全指标:提高监督性抽检的针对性,药品评价性抽检平均合格率98%以上;农村药品监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保持在100%;药品生产企业GMP管理达100%,并全面加强药品动态生产质量管理。
前瞻性研究也成为《规划》的一大亮点。目前,新技术应用、国外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等情况使食品安全监管面临新的课题。如何提高上海市食品安全预警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规划》给出了答案。即将在食晶新原料、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对病原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新资源食品、化学性(含生物毒素)危害物等开展风险评估;建立食源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模式和方法.提出高风险食品目录和危险性控制措施。到20lO年,上海市将基本形成综合信息采集、分析汇总、检验、评估、溯源、预警的体系核心,以及与之配套的重点产品研究预警基地、专家库等辅助项目。
该材料主要内容:
11.“这个办法真的不赖,以后咱操办酒席,再也不用担心厨师的身体好不好,饭菜卫生不卫生了。”2008年3月27日,榆次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在乌金山镇鸣谦村给乡下厨师体检办证,并宣传“农家宴”管理要求,围观的村民对此非常赞同。
在农村,但凡婚丧嫁娶、庆生祝寿等红白喜事,人们都要操办“流水席”款待宾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流水席’’成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盲区”,大多数“厨师”既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又未取得健康证明,套个白围裙就成大厨,支顶帐篷就敢摆宴席。加上食品原料进货渠道混乱,质量得不到保证,操作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大多是露天操作,卫生安全隐患很大。“2007年5月,志村一户人家给孩子过生日,结果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8人住院。”谈起“农家宴”安全问题,村民至今心有余悸。
针对这一食品安全隐患,榆次区卫生监督所大胆探索,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一套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模式:“农家宴’’厨师在接受卫生知识宣传、培训后,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从事厨师工作;每个村里设有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员,负责收集“农家宴”信息,根据“农家宴,,农村网络建设和逐级报告制度,向乡镇卫生检查员报告;凡50人以上聚餐的,要向区卫生监督所报告,由监督人员查验厨师资格,监督操作场所;所购食品要索证索票,并登记备案。同时,卫生所还进户进行应急救援宣传。
“有了这个证,所有人都吃了定心丸,”鸣谦村的厨师老赵在家门口就拿到了健康合格证明,乐得眉开眼笑,“咱不用担心会给别人带来病病灾灾的了,别人请咱也不会有啥顾虑了。”该材料主要内容:
三、申论要求
参考答案: A(√)B(√)C(×)该项提出“食品安全部门必须实行强制性措施,要求每一个食品生产厂家聘请专家讲授食品安全课程”。这种做法缺乏可行性,一方面食品安全部门无权采取这种强制性措施,另一方面每一个食品生产厂家聘请专家的措施也难以实现。D(√)‘E(×)该项“加大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财政投入”的说法缺乏针对性,资料中没有提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思想意识入手,加强法制监管,而不是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解析: A(√)
B(√)
C(×)该项提出“食品安全部门必须实行强制性措施,要求每一个食品生产厂家聘请专家讲授食品安全课程”。这种做法缺乏可行性,一方面食品安全部门无权采取这种强制性措施,另一方面每一个食品生产厂家聘请专家的措施也难以实现。
D(√)‘
E(×)该项“加大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财政投入”的说法缺乏针对性,资料中没有提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思想意识入手,加强法制监管,而不是加大资金投入。
- 1以下表述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字数不超过200字。
A.完善法制,用法律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让有害食品的制售者能得到法律制裁。()
B.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的统一标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检验方法不同,含量限度也不同,使得某些标准难以执行。()
C.强化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部门必须实行强制性措施,要求每一个食品生产厂家聘请专家讲授食品安全课程。()
D.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E.加大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财政投入。()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给定材料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小作坊为了赚钱,不惜制假售劣、,甚至用有毒原料加工、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危害人们的健康;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方面存在众多安全隐患,青少年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农村因办酒席而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分,监管不力,对违规处罚力度不够。如何完善监管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 2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1)联合卫生等执法部门深入学校进行法规政策的宣传,在学生中广泛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相关教育,促使学校对校园内食品经营和食品安全负责。
(2)督促校方主动与校园内食品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并把承诺制作为进校经营的强制性条件之一,对严重违背食品安全责任的经营者,应解除租赁协议,清理出校园。
(3)工商所应把对校园内食品经营的管理纳入辖区网格化监管之中,督促其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账登记制度、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和召回制度等。
- 3.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就如何改善学校食品安全状况提出解决的方案。
要求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5分)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食品生产小作坊专项整治要寻根治本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部门以及质监系统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质量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是,食品安全形式依然严峻,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格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组织食品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不合格食品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尽管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问题。怎样才能切实提高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切实巩固食品生产小作坊专项整治成果呢?笔者认为在加大整治力度、严肃处理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有力帮扶,引导企业从根本上“祛除病根”。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要重点实施以下几项措施:
(1)全面普查建档,启用监管系统
定期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普查,对监管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实施全面普查,建立质量档案,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对所有有营业执照或者有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档案、巡查记录等内容都要及时完整地录入监管系统,按照企业监管分类和产品分级进行分类,根据所生产加工产品的类型、规模和质量状况采取分类监管。
(2)实行开业审核,确保源头治理
对新开业的小作坊要进行开业安全评估审核,在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后,由小作坊负责人向当’地县(市、区)质量技监部门提出申请,食品监督人员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现场审查,达到生产条件的,出具书面报告准许生产加工;不符合要求的,出具整改意见书,经整改符合生产条件后方可生产。
(3)整治帮扶结合,强化双管齐下
整治是帮扶的前提和基础,帮扶是整治的有效手段。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帮扶,两者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在全面整治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小作坊的同时,对条件尚好又有取证意向的小作坊,质监局应积极帮扶,使其早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引导相同产品生产小作坊相互合作,有效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小作坊生产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使其达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要求。对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不齐或全无的食品小作坊,由工商、卫生部门下达限期取证通知书,逾期仍不能取证的食品小作坊,由工商部门依法取缔。
(4)推行安全承诺,增强企业自律
要通过宣传教育,明确所有经营食品的集贸市场、生鲜超市的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对食品安全责任必须作出承诺。监管部门要与所有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其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有效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行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工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管理,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真正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3)整治帮扶结合,强化双管齐下
整治是帮扶的前提和基础,帮扶是整治的有效手段。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帮扶,两者有机结、A,双管齐下。在全面整治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小作坊的同时,对条件尚好又有取证意向的小作坊,质监局应积极帮扶,使其早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引导相同产品生产小作坊相互合作,有效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小作坊生产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使其达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要求。对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不齐或全无的食品小作坊,由工商、卫生部门下达限期取证通知书,逾期仍不能取证的食品小作坊,由工商部门依法取缔。
(4)推行安全承诺,增强企业自律
要通过宣传教育,明确所有经营食品的集贸市场、生鲜超市的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对食品安全责任必须作出承诺。监管部门要与所有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其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有效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行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工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管理,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真正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 4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在1000字左右。(4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