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0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公开招聘岗位表(四)
2015-09-21 07:31: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奖(2010年))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进行肝、肾、腹部多器官移植、公民器官捐献及干细胞在器官移植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应聘干细胞在器官移植的应用、腹部多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方向者,应具有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过普通外科、免疫学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博士后主要从事干细胞在器官移植的应用、腹部多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 740803277@qq.com
33 文卫平 耳鼻咽喉科 上气道炎症及头颈肿瘤的免疫机制及临床 文卫平教授主要从事上气道炎症及头颈肿瘤的免疫机制及临床的研究,以中山大学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耳鼻咽喉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上气道粘膜免疫、致病机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以上气道炎症和头颈肿瘤免疫为切入点,进一步加深机制的探讨和转化医学的研究。 博士后主要从事上气道炎症及头颈肿瘤发病机理和相关临床及转化医学的研究。应聘上气道炎症及头颈肿瘤的免疫机制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免疫学者优先考虑;应聘上气道炎症及头颈肿瘤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方向者,应具有耳鼻咽喉科学、转化医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过药物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 wenwp@mail.sysu.edu.cn;
34 史剑波 耳鼻咽喉科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的相关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对上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及术后修补方式相关研究 史剑波教授主要从事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的丰富临床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学的强大平台支持下,致力于慢性鼻窦炎的免疫病理特征、激素不敏感性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干预,以及鼻息肉伴哮喘的病理机制和外科干预研究等。本研究团队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及健康友好的氛围。
   史剑波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导,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鼻科编审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常委,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六家耳鼻咽喉科和呼吸科杂志的编委。近十年来主持科研基金1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卫生部行业基金重点专项1项。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42篇,其中通讯作者6篇、第一作者3篇,包括Stem Cells,Allergy。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专家。
应聘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免疫学及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者优先考虑。博士后主要从事难治性鼻窦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和临床干预研究等 fuqingl@mail.sysu.edu.cn;
35 付清玲 耳鼻咽喉科 1.呼吸道变应性炎症、鼻息肉的机制探讨,包括II型固有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的作用;
2.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及鼻息肉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包括作用蛋白探讨、所作用的免疫细胞研究、lncRNA及MicroRNA研究
3.临床级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及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技术标准建立
付清玲教授主要从事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的丰富临床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学的强大平台支持下,致力于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对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免疫干预研究。本研究团队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及健康友好的氛围。付清玲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导、国家优青、新世纪优秀人才,近五年来主持科研基金14项,包括国家优青一项,国家自然面上项目两项、国家自然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个三”计划(每年300万科研经费连续资助三年配三个专职高级科研人员指标),入选中山大学重点培育项目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杰青培养计划,另主持省部级基金三项等。共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通讯作者5篇、第一作者17篇,包括Stem Cells,Allergy,总影响因子80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初审专家。 应聘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免疫学及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者优先考虑。博士后主要主要从事新型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学疾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等。 fuqingl@mail.sysu.edu.cn
36 王安训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肿瘤
Oral and Maxillofacial Tumors
王安训教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的研究,以中山大学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附属第一医院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肿瘤学、致病机理、肿瘤侵袭转移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不断深入和创新。 博士后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相关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应聘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者优先考虑。 anxunwang@yahoo.com;
37 黄东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神经康复, 康复工程
Neuro-rehabilitation,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黄东锋教授及团队主要从事康复医学领域运动重建的研究。以中山大学及粤港澳台地域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康复医学与临床转化中心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康复医学、运动机理、功能重建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融洽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在建设国家康复医学重点临床专科和科研大平台方面加大发展力度。 博士后主要从事大脑损伤后功能重建机制和康复医学与临床转化的研究。应聘康复医学研究方向者,须具有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或相关基础实验研究等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大脑实验研究者优先考虑;应聘康复医学临床专业研究方向者,应具有康复医学或相关临床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过康复医学及临床转化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 huangdf_sysu@163.com;李乐副教授le.bmelile@gmail.com
38 刘汉军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言语与听觉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 speech and hearing)
2、神经性言语障碍的康复机制(Rehabilitation mechanisms of speech disorders caused by neurological disorders)
    刘汉军研究员主要从事言语与听觉神经机制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丰富临床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和脑功能影像中心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言语认知神经科学、听觉神经科学和神经性言语与听觉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康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围绕神经性言语与听觉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博士后主要从事言语与听觉障碍的神经生理学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应聘者须具有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言语认知神经科学、医学图像处理、神经生理学或脑功能影像研究并熟练掌握神经影像学软件的学者优先考虑,并须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lhanjun@amail.sysu.edu.cn;
39 李家平 肿瘤学 1.MAT1A基因和MAT2A短发夹RNA协同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2.整合素avβ3对肝癌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

李家平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癌基因治疗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肝癌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影像引导下肿瘤消融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和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以及CVIR,JVIR, Neurosurgery, J Urology, J Vasc Surg ,European Radiology等多家杂志的评阅人和编委,2013年亚太肿瘤介入大会、2014年肝癌微创与综合治疗广州国际高峰论坛任执行主席,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主编与参编医学论著多部,在核心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50余篇,建立了南中国肝癌基因治疗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重要研究团队。
   本团队同时设介入放射学和肿瘤学博士后流动站,兼跨影像医学科和肿瘤科两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一流的设备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入开展肝癌基因治疗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的各项研究。
应聘肝癌基因治疗研究方向者,须具有肿瘤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干细胞技术的学者优先考虑;应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方向者,应具有介入放射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有扎实TIPSS治疗技术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博士后从事肝胆肿瘤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jpli3s@126.com
40 张祥松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分子影像引导的肿瘤精准治疗
Precision Therapy of Cancer guided by Molecular Imaging
张祥松教授主要从事基于放射性核素探针的肿瘤代谢组学和PET引导恶性肿瘤精准治疗的研究。本团队拥有国内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在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资金资助下,已建成设备先进齐全的核医学实验室和动物分子影像平台,临床核医学方面配备有回旋加速器和正电子药物自动化合成系统、PET/CT、SPECT/CT和15张床位核素治疗病房。本团队在多种示踪剂联合PET显像诊断脑肿瘤研究方面取得较重大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参加国家科技部973 项目(2015CB755500):脑胶质瘤精准诊疗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应聘者须具有化学、药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学或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sd_zh@163.net;
41 唐刚华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肿瘤代谢PET分子显像,包括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核酸代谢显像;
2. 细胞凋亡分子显像;
3. 特异性多靶点PET分子探针的研制。
唐刚华教授主要从事PET分子探针、代谢分子显像、细胞凋亡分子显像以及多靶纳米分子显像的研究,以中山大学优厚实验条件和先进设备为依托,在中山大学及其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强大的分子显像公共平台下,致力于创新性PET药物研制、作用机理及其临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团队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PET药物研究方面获得多项创新性重大研究成果。 应聘者应具有化学、药学、分子生物学、核医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过药物合成或放射性药物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优先考虑。博士后从事创新性PET药物及其临床转化研究工作 gtang0224@126.com;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9月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筹备..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