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0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公开招聘岗位表(一)
2015-09-21 07:31: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2015年0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公开招聘公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招聘导师概况及岗位需求
序号 合作导师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导师或团队介绍 专业背景及其他要求 联系邮箱
1 李娟 内科学 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的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mechani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ultiple myeloma
李娟教授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以中山大学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附属第一医院的强大科研平台下,致力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和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研究。 具有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过血液病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 13719209240@163.com;
2 钟碧慧 消化内科、感染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hepatitis
钟碧慧教授主要从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病学会肝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胃肠肝病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并多次在Hepatology等世界顶尖杂志发表研究论著。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和感染科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遗传学、致病机理、分子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应聘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既往从事相关方向者优先考虑。博士后主要从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理相关研究。 sophiazhong@hotmail.com;
3 王深明 血管外科 1.血管疾病的炎症免疫相关性研究;
2.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王深明教授主要从事血管外科动静脉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大平台上,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力支持下,致力于血管外科疾病遗传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对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应聘血管疾病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血管疾病者优先考虑。博士后主要从事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和相关基础研究。 wshenm@mail.sysu.edu.cn;
4 胡作军 外科学/普通外科学 1、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研发具特定微纳结构的人工血管;
2、趋化因子IP-10及其受体对血管再狭窄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胡作军教授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1)仿生材料研发与人工血管制备及(2)血管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实验室为依托,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须具有拥有国内211或985院校的博士学位;熟练掌握生物材料学、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常用实验技术,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关相关研究经历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
zuojunhu@hotmail.com;
5 朱家源 外科学(烧伤) 1.特重烧伤的救治
2.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3.3D打印自体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的研究
朱家源教授现任大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烧伤科副主任,外科工会主席。从事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研究30年,曾治愈一例烧伤面积100%、Ⅲ度96%并严重吸入性损伤的病人,为当前世界纪录;主持开展了早期(休克期)整体切痂复合皮或微粒皮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在国内率先提出和发展创面床准备理论。在依托中山大学的丰富资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1、严重烧伤救治和相关发病及并发症机理的研究;2、慢性创面修复的实践和研究;3、3D打印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4、病理性瘢痕的治疗和机理研究等。本课题组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良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目前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校级等27项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课题4项。分别获卫生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教厅,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二等奖,三等奖等共11项。 须具有外科学或相关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熟悉烧伤整形外科学者优先考虑。 zhujiay@mail.sysu.edu.cn;
6 马浙夫 甲状腺乳腺外科 乳腺癌的DNA损伤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马浙夫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的研究。本团队拥有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具有医学相关的博士学位,熟悉分子生物学及肿瘤学者优先考虑。 mazhefu@hotmail.com;
7 王海军 外科学、神经外科 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 王海军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垂体肿瘤研究实验室主任。精通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主攻垂体肿瘤等鞍区肿瘤发病机制、生物学特点及治疗研究,个人垂体腺瘤手术例数位于国内前列,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在同行中有较高认可度和影响力。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在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Pituitary,Diagnostic Pathology,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等SC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60余篇。已培养硕士20名、博士生6名,在读博士生4名,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已成为中山一院等国内有影响的神经外科中心的学科骨干。垂体瘤诊治中心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有教授9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6名,在读博士生8名、硕士生6名。中心每周举办Lab meeting和病例讨论,内容包括垂体疾病诊治、研究进展与作科研项目进展汇报。垂体瘤诊治中心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等多项科研基金。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 1、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研究工作,踏实严谨,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学术水平: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985、211院校及所处领域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垂体腺瘤研究基础者优先。
3、在导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具备学术交流、行业沟通、论文书写、课题申请、实验室管理等从事学术研究所必需的综合能力。
4、外语水平:有熟练的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学术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5、第一作者在SCI/EI或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25198960@qq.com;
8 张弩 神经外科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胶质瘤的肿瘤发生,放化疗抵抗以及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子机制。尤其在集中在胶质瘤内LncRNA的功能以及组蛋白修饰等方面 神经外科张弩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的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为依托,致力于胶质瘤的致病机理、放化疗抵抗以及复发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博士后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应聘肿瘤学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分子肿瘤学学者优先考虑。 zhangnu2@mail.sysu.edu.cn;
9 夏之柏 外科学 1、脑肿瘤显微(微创)手术技术与技巧的临床研究;
2、脑胶质瘤分子诊断与基因治疗的研究
夏之柏教授主要从事人脑胶质瘤分子诊断与基因治疗的研究,以中山大附属第一医院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附属第一医院的强大平台下,致力于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人脑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 博士后主要从事人脑胶质瘤发病机理和发生发展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应聘人脑胶质瘤发病机理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应聘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方向者,应具有神经外科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Xiazhb@mail.sysu.edu.cn;
Xzb1234321@sohu.com;
10 邓春华 泌尿、男科学 1.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在泌尿男科领域的应用
2.男科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方法的研究
邓春华教授主要从事男科学的研究,以中山一院的丰富资源为依托、在中山大学的强大科研平台下,致力于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新疗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成体干细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雄激素缺乏性疾病和男性不育症等男科疾病,利用病人特异性iPSCs疾病模型研究泌尿男科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新疗法,男性不育症的疾病动物模型、致病基因检测等发病机制研究,氧化应激对精子的作用及其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男科疾病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邓春华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广东省男科学会主任委员,邓春华教授领导的男科学团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博士后主要从事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新疗法的研究。须具有基础医学、生命科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公共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有海外留学和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应聘“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在泌尿男科领域的应用(Stem cel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Urology and Andrology)”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材料或者动物疾病模型等领域的研究经历,曾从事干细胞或组织工程材料产品研发工作者为优先考虑对象;
应聘“男科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方法的研究(Pathogenesis and new method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Andrology)” 研究方向者,须具有生殖医学、生殖生物学、基因研究、RNA研究或者医学统计学等领域的研究经历,熟悉男性不育症或精子相关研究者为优先考虑对象。
dch0313@163.com;
11 彭宝岗 肝外科 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调控肝癌侵袭转移中机制研究 彭宝岗教授主要从事肝癌侵袭转移机制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本团队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北校区公共实验平台为依托,拥有一流的仪器和支撑条件,健康友好的氛围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在团队前期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开张肝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博士后主要从事肝癌侵袭转移机制的基础研究。
1.具有肝胆外科学或者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过肿瘤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优先考虑对象。
2.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基础研究的SCI论文。
pengbaogang@medmail.com.cn;
12 祁少海 外科学 1、创面修复与组织重构、纤维化  Wound healing, tissue Remodeling and fibrosis;
2、瘢痕防治Scar prevention and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9月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筹备..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