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用 甲硝唑
9.外阴瘙痒,白带呈豆渣状,阴道粘 膜红肿,局部 制霉菌素
10.妊娠、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易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一)滴虫阴道炎
【临床表现】: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分泌物呈脓性,可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传染途径】:①经性交直接传播;②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③医源性传播。
【治疗】:1.全身用药 甲硝唑。2.局部用药甲硝唑片每晚塞入阴道1次,10次为一疗程。3.治愈标准: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若经3次检查均阴性,方可称为治愈
(二)念珠菌阴道炎:
【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
【传染方式】:人的口腔、肠道,阴道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自身传染,此外,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治疗】: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1.消除诱因 。2.局部用药:1)咪康挫栓剂,2)克霉唑栓剂或片剂,3)制霉菌素栓剂或片剂。3.全身用药:1)伊曲康唑,2)氟康唑。4.复发病例的治疗:治疗后应在月经前复查白带
(三)急性宫颈炎:
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引起的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诊断: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分泌物培养、ELISA及核酸检测;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
(四)慢性宫颈炎
病原体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
病理: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
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
【治疗】: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以物理治疗最常用。1. 物理治疗:电熨法,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2.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干扰素。3.手术治疗有宫颈息肉者行息肉摘除术。
其他:
1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度
2慢性宫颈炎出现腰骶部疼痛时说明炎症扩散至盆腔
3慢性炎症刺激,增生的宫颈粘膜向宫口外突出形成子宫颈息肉
4宫颈深部组织发炎,表层鳞状上皮细胞脱落,由增生的柱状上皮覆盖 子宫颈糜烂
(五)盆腔炎性疾病
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为输卵管炎。
【病因】: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3.经期卫生不良 4.感染性传播疾病5.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6.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7.宫内节育器的放置。
【临床表现】下腹痛伴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
【诊断】基本标准: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或宫颈触痛,附件标准,特意标准P279 [卫生系统招聘]
【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
【治疗】1.支持疗法。2.药物治疗:①青霉素类、②头孢菌素类、③氨基糖甙类、④大环内酯类、⑤四环素类、⑥硝咪唑类、⑦其他抗生素有克林霉素及林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方案: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2)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合。3)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4)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5)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6)派拉西林钠。7)喹诺酮类药物与甲硝挫联合。3.手术治疗指征:1)药物治疗无效,2)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3)脓肿破裂。4.中药治疗
【后遗症】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
十七 性传播疾病
(一)淋病:
1、关于淋病 淋球菌侵袭粘膜,以生殖、泌尿系统粘膜的柱状上皮移行上皮为主
2、淋病、梅毒、艾滋病为我国法定报告性病
3、关于淋病的描述A 淋病是当前发生率最高的STD B淋球菌离体后在干躁下2小时即灭活C一般消毒剂与肥皂均可使其迅速灭活E淋病在潮湿环境中可生存较长时间
4、子宫内膜不是淋病的好发部位
5、淋病的临床表现:B 淋病早期局限于生殖道泌尿道,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困难,黄色脓性白带C 淋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传播,易引起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颈管炎D 淋病可上行引起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脓肿、弥漫性腹膜炎以至中毒休克E 淋球菌可经血行播散引起全身性淋病
6、关于淋病的治疗 A 淋病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大剂量一次治愈B 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淋得治等C 淋球菌性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3天病情不改善应手术治疗E 重型淋菌性盆腔炎应用水剂青霉素,头孢他林加庆大霉素、甲硝唑
梅毒:
1、对梅毒的治疗 A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B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四环素、红霉素C 母亲患有梅毒可经过胎盘传给胎儿而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因此孕期应积极治疗E 孕妇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忌用四环素
2、关于梅毒:梅毒是一种全身病变的性传染病
尖锐湿疣:
1、尖锐湿疣的治疗A 药物治疗应用于小的病灶B 常用药物为33%~50%的三氯醋酸C 5ˉFu适用于外阴、肛周疾病D 免疫调节剂既抗病毒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E 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
2、关于尖锐湿疣 A 尖锐湿疣在性传播疾病中(STD )中仅次于淋病B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HPVC 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它与外阴癌、宫颈癌的发病有关E 免疫功能低下和雌激素的影响可使病灶迅速发展 [卫生系统考试题库]
十八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排卵性和排卵性。
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表】子宫不规则出血。
【诊断】需排除引起异常出血的器质性原因,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刮、超声、宫腔镜、基础体温测定(单相性,提示无排卵)、激素测定、妊娠试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粘液结晶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生殖器官肿瘤、生殖器官感染、生殖道损伤、异物或外源性性激素、全身性疾病。
【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青春期及生育期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绝经过渡期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手术治疗:刮宫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2、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黄体功能不足:
【临表】月经周期变短,因此月经频发;不易受孕或孕早期流产。
【诊断】根据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妇科检查无引起流血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性,但排卵后体温升高缓慢,上升幅度偏低,高温期小于12日;子宫内膜活检提示分泌反应至少落后2日,可作出诊断。
【治疗】促进卵泡发育(氯米芬)、促进月经中期LH峰形成、黄体功能刺激疗法、黄体功能补充疗法、黄体功能不足合并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临表】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甚至淋漓数日方止。
【诊断】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基础体温呈双相,但下降缓慢。在月经第5-6日行诊刮,病理检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内膜,且与出血期及增殖期内膜并存。
【治疗】孕激素、绒促性素
(二)闭经P246
(三)其他
1. Turner综合征属于卵巢性闭经
3雌孕激素序贯用药—无子宫出血为子宫性闭经
4. A sherman综合征是指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的闭经
5.最为常见的闭经是丘脑下部性闭经
6.未婚女青年闭经,检查其卵巢功能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基础体温测定
7.闭经时孕激素试验(+)表示子宫内膜有雌激素影响
8.闭经病人作垂体兴奋试验(+),表示丘脑下部性闭经
9.关于闭经的诊断:A 孕激素试验(+)—卵巢能分泌雌激素B 雌激素试验(-)—原因在子宫D 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良好—原因在子宫E 基础体温双相—原因在子宫
14.无排卵月经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征是基础体温呈单相
13.无排卵型功血最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
16.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有氯底酚胺治疗
17.诊断黄体萎缩不全功血的可靠依据是月经第5天内膜有分泌反应
19.无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青春期和更年期
20.40岁患功血,下述哪种变化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佳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
22.关于排卵型功血周期短,规律,经量多少不定
23.功血最常见于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失去正常反馈作用
25.鉴别功血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好方法是诊刮、内膜活检
26. 月经周期紊乱+贫血应考虑为功血
27.黄体功能不足患者,基础体温双相,周期缩短,应给排卵后肌注黄体酮10mg/d10~14日
55.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第5天子宫内膜为混合型
56.黄体功能不足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分泌不足
57.无排卵型功血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呈增殖期
58.Asherman综合征宫腔粘连
59.Turnar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
60.Sheehan综合征产后出血休克
21. 子宫内膜已受雌激素影响者用孕激素治疗有效
1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出血
11.更年期内分泌最早变化的是卵巢功能衰退
2.Shee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产后失血性休克
10.关于痛经A 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C 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D 有时伴恶心、呕吐E 妇科检查无异常
十九 女性生殖系统鳞状上皮内瘤样变P308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移行带: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接部之间的区域称移形带区。
二十 女性生殖器肿瘤
(一)宫颈癌
【临表】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症状。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阴道出血者,应想到宫颈癌可能,需做详细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行细胞学或活组织检查以协助诊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碘试验、阴道镜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
【鉴别】宫颈良性病变、宫颈良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注意原发性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并存)
【治疗】手术、放疗、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化疗
(二)子宫肌瘤
【分类】肌壁间、浆膜下、粘膜下
【肌瘤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钙化
【临表】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其他
【鉴别】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病、子宫恶性肿瘤
【治疗】1.随访观察:若肌瘤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2.药物治疗: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1)雄激素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3.手术治疗:肌瘤大于10周妊娠子宫大小;月经过多继发贫血者;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保守治疗失败;不孕或反复流产排除其他原因:1)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2)子宫切除术:肌瘤较大,个数多,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
(三)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依赖型、非雌激素依赖型
【临表】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排液,疼痛等。
【诊断】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分段诊刮、其他
【鉴别】绝经过渡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宫颈管癌、子宫肉瘤及输卵管癌。
【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及药物(化学药物及激素)治疗。
(四)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