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2013年12月政法干警热点预测及分析(四十二) ——过医疗
2013-12-04 10:1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2013年最新招考信息:

【学习目标】

1、产生“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2、过渡医疗对社会的危害。

3、从根本上解决过渡医疗及医疗不足的措施。

【背景链接】

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

2011年9月3日,深圳召开深圳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卫人委与各医院签订责任状,要求用3年的时间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能力。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医院将进行公示,对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将在全院进行通报,将视情况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分,而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深圳一名患儿因无法排便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医院拍了十几次X光片,并称需进行高达10万元的手术治疗。但转至广州市儿童医院后,医生仅开了8毛钱的石蜡油就将病情治愈。

2011年初,一则“中国人每年人均输液8瓶”的新闻,揭开了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来源:91考试 网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当前,中国的公共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医疗竟然普遍存在着“过度”问题: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住院。而当前大力实施的新医改,不但没有缓解过度医疗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过度医疗。如何避免过度医疗,已经成为新医改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

中国的医院虽然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但显然有极强的赢利追求。医院为了增加赢利,自然希望给患者多开药,多检查,也希望患者多住院。于是不必要的检查,医院要巧立名目让患者查个遍;用几片药打一针就可以治好的病,一定要挂上点滴;医疗费用少的,要想方设法搞大医疗费用;不需要住院的,一定要弄成住院。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多赚钱。在这样的“过度”医疗中,结果造成“看病贵”成为久治不愈的痼疾,更是造成公共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无用的检查,肯定要浪费医疗资源;不必要打的点滴,肯定要浪费医疗资源;多开的医物,肯定要消耗医疗资源。与此同时,“过度”医疗,也使原本囊中羞涩的医保资金造成大量流失。当大量的医疗资源投入到一个浪费的无底洞中,就是让中国的医疗资源在浪费流失中走向恶性循环。

“过度医疗”,公众不满意,后果很严重,在强调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过度医疗”这一现状。问题是,医院大搞“过度医疗”,虽然让患者愤愤不平,在医患关系形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由患者来监督医生显然是一句空话。况且,患者在为就医而不得不掏空腰包时,虽然形同割肉痛苦不已,但患者毕竟对医疗技术知之甚少,对于医院到底做了哪些“过度医疗”,真要说起来,又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患者无法监督和制止“过度医疗”,监管医疗机构,防止“过度医疗”的责任,显然就落到了政府头上。如何做好有效监管这篇文章,真正解决“过度医疗”问题,既能够进一步彰显医保这一德政,让公众在医疗保障方面得到更大的实惠;以可以探索出一条实践医保的有效路径,体现当政者的施政能力;更可以切实缓解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将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

【原因】

如今比比皆是的“看病难”与“看病贵”相结合,“大处方”与“大服务”相伴相随,抗生素滥用与检查项滥为交替出现,着实叫许多病友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其一,医疗改革某种程度助长了医疗机构的趋利性。

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医院和房地产业一样,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例如,重庆市一家三甲医院5年间的年收入由5亿元增加到20亿元,这其实都是患者的“血汗钱”。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政策,医院创收越多,奖金越多。因此,很多院长只想着如何让医院多赚钱,而不关心如何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现在,很多医院都在进行新一轮扩张,其背后隐藏的是难以抑制的逐利冲动。

其二,政府投入不足成为医院实施过度治疗敛财借口。

因为医疗体制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政府卫生投入绝对额逐年增多,但是政府投入占总的卫生费用比重却在下降。于是,政府的投入不足,被当成是医院“不得已而为之”的创收借口和敛财“挡箭牌”。其实,国家与政府在对医疗投入的绝对数逐年增加外,还对许多国立医院实行了医保定点政策,大量固定的患者在指定地点看病,无疑将带去大量治疗经费的涌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医院经最有效的支持。只是很多人忽视了“医保经费也是政府补助医院的重要方式”这点。就这个层面说,财政补偿不足绝不是、也不应是医院逐利的借口。

其三,医德医风滑落致使医院医生大多“眼睛向钱看”。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本是治病救人的天使,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原本是纯洁高尚的职业与领地,也被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经济关系。在过度医疗的利益链条上,医院和医生都是既得利益者。”

其四,医生有意误导患者以谋取“灰色收入”现象严重。

医疗消费是医生主导的消费,而不是患者的主动消费。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多医生利用处方权,不断制造无效甚至有害的需求,把患者当成了牟利的对象。医生通过强制进行全套检查、大量使用高值药品、动辄安装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收取回扣,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潜规则”。其数额之大、利益之巨,远远超出了医生的“阳光收入”。更有甚者,要红包、乱开刀;小病大治、重病乱治;有病没病先吊针、有关无关全检查;向已故病人继续收治疗费、向男患者收女性护理费等等。

【表现及危害】

一方面,医院和医生对过度医疗的潜规则习以为常,多让患者做两项检查、多给患者开点药在医疗行业司空见惯;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等的患者对多做的检查和多开的药敢怒不敢言。这种淤积在心底的疑团长期得不到排解,久而久之就会让患者对医院失去信任。

由此可见,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期积累,会导致医院失信的恶果。一旦患者对医院失去信任,不仅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损害医院利益,更会因为患者放弃治疗等问题,危及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后果难以估量。

【措施】

过度医疗本身就是一种“医疗病”,治理这种病症,也需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从医药卫生体制的角度看,过度医疗的泛滥,主要是由于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强化了医院对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的依赖,使医生收入与其处方行为等机械挂钩。针对这方面的成因,治理过度医疗,需要加快推进医改,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医药分开,解除医院对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的依赖,切断医生收入与其处方行为的直接联系。

而从医德医风建设的角度看,遏制过度医疗的泛滥,则需要加强医疗职业道德教育和医生职业荣誉的培养,在医疗界大力强化以过度医疗为医疗职业之耻、医生人格之耻的观念。在医疗职业道德比较薄弱、医生职业荣誉比较欠缺的当下,这方面的工作听起来似乎有些虚化,却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可谓须臾不可或缺。

其次,医疗行政部门应严格监督、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对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加惩处。以用药为例,去年2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所遴选药品涵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全部药物和部分常用药物,可以基本满足119种常见病及一些多发病、重大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的需要。有了这部权威的国家药典,监督、规范医生用药,惩治医生开“豪华处方”、过度用药,就有了更加明确的依据。现在需要出台像《国家处方集》那样的专业规范,针对医院盲目购置昂贵设备仪器,以及医生为患者过度检查、“豪华检查”,依法依规予以监管和惩治。

【课后习题】

“生不起,剖腹一刀5000起;病不起,药费利润10倍起。”网上流传的一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看病贵的现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过度医疗的看法?


All great truths are obvious truths. But not all obvious truths are great truths. 伟大的真理都是明摆着的事实.但不见得所有明摆着的事实都是伟大的真理.
Knowledge advances by steps and not by leaps. 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躐等以求.
Tags:事业单位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12月政法干警热点预测及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