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45.知识又是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或代码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认识。
46.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47.传播谋略是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种种对策。
48.传播学:以动态的整体的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及用开放的观念综合地研究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49.反馈:反馈从受传者送回给传播者的少量意见信息,告诉传播者关于其信息是怎样被接收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0.要点是:
①单一效果向复合效果转移;
②同层效果向多层效果转变;
③劝服效果向认知效果变化;
④一种制度下的一种声音被多种声音所取代;
⑤大众传播由对共同价值观的强调过渡到对相互依赖性的强调;
⑥传播者由对受传者被动性的认识转变为主动性的重视。
51.其4个方面为:
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
52.这是信息仪式论者的观点。仪式论者从新闻和消息如何维护社会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读新闻并不是通过它了解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履行这种仪式得到类似于参加宗教仪式或民间活动所取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并在参与这种仪式活动中作出符合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决定和行为。
53.分三个方面回答:
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之所以说“大众传播是技巧、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是因为:①传播是人类最来源:91exam.org重要的生存技能,是人类认识皮肤外面世界的唯一方法,我们要有效地进行传播,并借此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就必须运用传播的技巧;②传播技巧是对传播原理的灵活运用,反映的是对内容的美化与包装传播的巧妙技能,体现出充分的艺术性;③传播技巧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是传播理论的集中表现,它是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生成和制定出来的具体方法,传播者对传播的本质规律认识得越正确、把握得越科学,也就越有可能形成卓有成效的传播技巧。总之,大众传播离不开技巧、艺术和科学三者相辅相成的结合。(52、53两题并不要求照书本背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答出要旨即可。)
七、论述题(第54题10分,第55题11分,共21分)
54.世界上没有不受控制和约束的新闻自由,媒介最终只是某种权势的代言人而已,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各种势力总是把控制大众传媒作为他们的首要目标。媒介的新闻自由受到各种关系形式的制约,如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非正式形式等。对政府而言,大众媒介对公民的影响太大了,不论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政府,都会通过法令、规定、条例、所有权等来限制媒介自由发展,媒介在同国家的关系中,就“象一个受到信赖的囚犯,良好的表现可以赢得某种特权,但被关押是不可抹煞的事实”;广告商及其商业伙伴、媒介所有者掌握着媒介的经营命脉,媒介的内容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们的要求;社会上诸如政党、宗教团体等各类追求特殊目标的组织的利益,也要通过媒介反映出来;亲朋好友或直接提供资金、或运用他们的影响来确保各自利益在媒介中得以表现。
55.特点提示:
报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可以迅速大量地印制生产;②容纳信息多、内容广;③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④它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究;⑤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⑥以负载线性文字符号为主,适宜用来传播高深、复杂、或篇幅较长的信息;⑦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⑧文化程度低、识字少或文盲不能充分分享其信息。
电视:①以负载带声音的画面信息为主,画面是人类沟通的世界语,没有分享信息的障碍;②集声光电于一身,汇编演导于一体,聚眼耳脑于一瞬,立体发行,全新感受;③形象生动逼真,多感官享受,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④信息传播快,但不便保留,不便翻看使用;⑤接收者较为消极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