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110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3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2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66—”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3,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
A. 63.5 B. 64 C. 64.5 D. 65
2. 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零的数据为( )。
A. 比率变量 B. 等距变量
C. 顺序变量 D. 测量变量
3. 在正偏态分布中,M、Md、M0三者的关系为( )。
A. M>Md>M0 B. Md>M0>M
C. M4. 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70,标准差为10。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 )。
A. 95.8 B. 44.2
C. 45.8 D. 55.8
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r|<1 B. |r|≥0
C. |r|≤1 D. 0<|r|<1
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也为正态变量,但被人为地分为多类,计算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 肯德尔W系数 D. 肯德尔U系数
7.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中n=10,S=6,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为( )。
A. 1.7 B. 1.9
C. 2.1 D. 2.0
8. 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形式随分子、分母自由度的增加而( )。
A. 渐近x2分布 B. 渐近二项分布
C. 渐近t分布 D. 渐近正态分布
9.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σ2未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
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10. 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
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
A. 127 B. 129
C. 2 D. 5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个体是构成________的一个单元。
2. 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或________获得的数据称为测量数据。
3. 统计图按形状可分为直条图、直方图、________、圆形图、散点图等等。
4. 一组数据30 35 45 51 55 25的中数为________。
5. 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________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的方法。
6. 正态分布中,平均数(M)、中数(Md)、众数(M0)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
7.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σ2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________。
8. t分布是一个对称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________。
9. 总体分布正态,方差σ2已知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
10.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________的显著性检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推论统计
2. 统计量
3. 众数
4. 完全随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