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 2. √ 3. × 4. √ 5.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2.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如在语言某方面的机能由左侧半球管理,而右侧半球管理空间定位等,这种功能的不对称现象称大脑功能偏侧化。 3.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在特制的人工条件下,促使被试产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并作系统的观察、记录,进而探讨和研究病理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本质和有关问题。 4.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5.是指人借助于仪器提供的反馈信息,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逐渐学会对其加以随意控制和矫正的治疗过程。 6.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而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抱负水平;对其解释说明 (2)挫折容忍力,对其解释说明:a.遗传及生理条件 b.社会经验 c.认知因素的影响 2.因为人的心理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所以心理护理必须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各种影响。心理护理要重视病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 3.(1)测验目的 (2)测验适用范围 (3)测验标准化 (4)效度 (5)信度 (6)鉴别力 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1)门诊咨询:优点:了解深入,效果较好;缺点:“羞于启齿”和隐私问题。 (2)信件咨询:优点,方便外地及“羞于启齿”和隐私保密,缺点:难以深入了解,及时解答。 (3)电话咨询:优点:能迅速缓解处于危机状态下的急性情感,行为反应,缺点:难以深入了解,全面处理。 (4)专栏咨询:优点:接受咨询者数量大,缺点:不具有解决个别特殊问题。 (5)现场咨询:优点:能结合现场环境,全面了解咨询者个体及社会环境因素,并相对准确地进行针对性治疗,但费人力、物力等。 2.(1)心身统一,结合实际; (2)内外环境统一,结合实际; (3)认知、情绪、个性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结合实际; (4)心理调节作用;结合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