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为分支文种,并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上奏文种是( )。
A.上书
B.疏
C.状
D.表
2.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是( )。
A.表
B.启
C.疏
D.奏札
3.制书首称“制诏某官”,末称“某年某月某日下”的是(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4.诏书末称用语多用“故兹诏示,咸使闻知”的是( )。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5.汉代始设,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是( )。
A.状
B.奏记
C.详
D.牒
6.过所的开始使用是西汉( )时。
A.高祖
B.文帝
C.惠帝
D.武帝
7.“移”由泛指发送公文的动作,逐渐演变为专指的公文名称,是( )。
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宋
D.清朝
8.下列公文中唐、宋、明三朝所用的下行公文是( )。
A.谕
B.贴
C.牒
D.札子
9.《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对诸生“学课”所分的一、二、三等表述,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阶升
B.阶降
C.节省
D.排比
10.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
A.榜
B.告
C.示
D.传
11.与当代公文相比较,民国时期指令的用途类似于现代公文的是( )。
A.批复
B.通知
C.函
D.请示
12.“详为查明近人卢信所著一书妨害治安,拟请通行各省一体查禁事。”文中“通行各省”为?( )。?
A.通知各省
B.行走于各省
C.通过各省
D.行文普达各省
13.部颁二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俭酉渝禁一”代电《为严密查禁罂粟下种田》,责成黄莘牧县长务出有效办法,不使烟苗再有滋生蔓长。文中“俭酉渝禁一”为( )。
A.“韵目代日”法
B.节俭
C.地名
D.人名
14.“清磷碧血,未招屈子之魂;白草黄沙,罔恤若敖之鬼。”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借喻
B.拟人
C.双关
D.顶针
15.公函是始设于( ),用于无隶属关系官署相互行文的平行文。
A.清末时期
B.民国时期
C.新中国时期
D.封建时期
16.用“是否妥当,请批示。”结尾用语的公文是( )。
A.请示
B.批复
C.函
D.报告
17.( )是沿袭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衍生的通告文种之用途,于建国初设立。
A.报告
B.请示
C.批复 来源:91exam .org
D.通报
18.“据统计,在62年出生的婴儿就有21572名,占全县总人口556323人的3.8%,照这样增长的速度,20年后全县的总人口将要翻一番。”用的修辞格是( )。
A.换算
B.扬抑
C.层递
D.比喻
19.通告适用于( )公布应当遵守的或者周知的事项。
A.一定范围
B.国内外
C.下行
D.上行
20.《国家科委关于建立苏锡常火炬带的复函》为( )。
A.去函
B.请求函
C.商洽函
D.批准性的复函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明朝洪武年间,将奏体用途的公文定名为______。
2.封建社会中,由皇帝颁布可垂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举措时所使用的君命文书是______。
3.下行之牒始于宋;元代称为______。
4.宋代创“______”,凡属员借用本衙长官之印,将牌纳于印匣,取印使用,用毕还印纳匣,取回所押之牌。
5.______是明清时期主要由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
6.就文种源流而言,签呈可视为由______派生的支种。
7.代电是______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
8.报告可分为一般报告、专门报告和______三大类。
9.建国初的签报实质上是解放区______之转名。
10.决定的表述,通常较为具体、实在,较少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奏状
2.详
3.总务司
4.饬
5.函